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路怒”打人划车,一时冲动被刑拘 发廊倒闭储值卡“打水漂”  受害者竟偷走店内电脑 “投资者”的养老钱保牢了 夫妻积怨源自一封信 谁有义务保障居住安全?
第23版:新民法谭 2021-08-06

夫妻积怨源自一封信

结婚三十多年的印先生,最近突然向妻子曹女士提出离婚,理由是孩子已经成家立业,自己的“历史使命”完成,不想再和妻子一起生活。手足无措的曹女士极力挽回,但丈夫去意已定。无奈的曹女士便找到了我。

曹女士与印先生婚前是同厂职工。当初厂里男职工多,女职工少,老实的曹女士挡不住印先生强烈的追求攻势,选择接受印先生。虽然印先生家人并不看好曹女士,但大大咧咧的曹女士对婆家的“排斥”,并没有放在心上,婚后更是对婆家尽心尽力,不但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婆家翻造新房,平时对公婆也是体贴尊重、孝顺有加。然而,曹女士的孝心并没有得到婆家人的认可。一次因为生活费补贴的事,她和婆婆、大姑子发生了矛盾,争执中曹女士被公公打了一记耳光。印先生见到脸、手都被抓伤的妻子很是生气,但碍于父母不便指责,便撂下一句:“再也不回来了。”随后与曹女士不辞而别去了外地。

公公的一记耳光,彻底打掉了曹女士对婆家的眷恋。她委屈地给妈妈写了封信讲述自己的不满,同时又写了长达10页纸的信寄给婆家,信里详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悉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委屈。印先生看完信就劝她不要寄,但曹女士不听。信是寄出了,结果可想而知。婆婆看完信,不仅对曹女士不理解,且更加记恨。公公本就有肝炎,后转化为肝癌,收到信后3个月,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不久便去世了。婆家人都责怪曹女士,认为是这封信把公公气死了,曹女士为此很后悔。

时过境迁,曹女士和婆婆的关系终于被时间修复了,但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她们的关系又僵了起来。曹女士曾答应为婆婆做八十大寿,但是婆婆的大寿正逢春节,在订不到合适饭店的情况下,曹女士也就不了了之了,并且没跟婆婆解释。结果春节期间,曹女士去婆家拜年,就遭来婆婆一顿臭骂,认为上海饭店那么多,完全可以改期或是改换到较小的饭店。备受委屈的曹女士,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印先生身上。此外,曹女士的固执,也令夫妻生活亮起了“红灯”。退休后,曹女士常会喋喋不休提起陈年往事,印先生感到与妻子在一起很压抑,便报名参加了社区合唱队。曹女士看到丈夫在合唱队判若两人,心生不满。她去找合唱队的负责人,称家中有事需要印先生,希望他们的活动不要那么频繁。负责人索性就劝印先生不要再参加合唱队了,这下印先生火了,联想起妻子与家人的种种往事,气不打一处来,便提出离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印先生对曹女士的不满从35年前的那封信就开始了。在为他们调解的过程中,我发现印先生有好几次转身叹气,看来受不了曹女士的唠叨,也是印先生想离婚的原因之一。我劝印先生,妻子虽有缺点,但总体来说还不错的,为家庭付出很多。如果印先生能将心比心地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能够理解。

我建议印先生可以带着曹女士一起唱歌,一起参与社区活动,这样她的心结就会解开。当曹女士唠叨时,他可以不要放在心上。夫妻间没什么可争的。况且现在大家的年纪都大了,脾气性格改不了,只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听了我的劝,印先生点点头,答应不提离婚,尝试改变。

人民调解员 青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