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
这一次去湖北夷陵疗养,有幸和洪园长一起。孩子们的游戏、吃饭、睡觉、洗手,甚至哭和笑,都牵动着她的心,听她娓娓地说,你很难相信,面前这位发光的知性女子,还是一位抗癌英雄。
她说等退休了,要写本书,专门讲她和幼儿园老师、孩子们的故事。她说话的时候,脸上充满了慈爱和母性。可她有时也执拗得“不像话”。那是一次高规格的接待,有关部门亲自打前站,确定程序和参观路线。当看到幼儿园楼梯墙壁空无一物显得单调时,当即拍板,拨款十万,好好装饰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团考察日期临近,没想到幼儿园竟依然如故,园方按兵不动。问其故,洪园长从容地说,不装修,是出于我园的实际和我的专业判断。从一楼到三楼,盘旋而上,我们的老师无论她站在哪个点上,她的视野只能关注到10个孩子,所以,孩子们爬楼梯的时候,安全是头等大事,低头看脚,无暇左顾右盼。墙壁上写字、挂画,固然生动,但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安全系数降低了。“打前站”的同志很为难,因为光秃秃的墙壁是唯一的“遗憾”。无奈请示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司长在国际友人到访前一周莅临指导。听完报告,实地一走,同意洪园长的坚持,并商议决定自揭“短处”。没想到,在这段加出来的“视察”中,洪园长朴素的讲述,同声传译到外国专家的耳朵,他们频频点头赞叹。洪园长说,有时候,幼儿园看上去不像幼儿园,才是正常的,这样的设计,一定源于专业自信和人文情怀。
端午节回老家,遇见了二十年前的同事。当年,他初出茅庐,现在已是一校之长,掌管一千多名师生员工。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谈自己的施政方针,办学理想。他力排众议,音体美课一律不得挪用,学生必须每天跑步。总有主科老师提出各种理由反对,要么天太热,要么天太冷,要么学生剧烈运动后学习效果不佳。任由东风西风,我自岿然不动。他说,奇迹诞生了。打架的少了,厕所门不踹坏了,近视率下降了,学业成绩还上去了。他说,运动,是一门必修课,不仅强身健体,还舒展心灵,获得精神自由,锤炼意志。四十出头的他,肤色黝黑,刚毅果断。
不久前,一位语文同仁告诉我,她在最近一次的家长会议上,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通:有人请我为她的孩子准备几篇优秀作文,以备名校自招,家长坦言孩子实在太忙,数理化提高班、竞赛班,各种科创班,应接不暇。我不顾多年密友的情面,断然回绝。这简直是对语文学科的亵渎,对我们语文老师人格的玷污。不是我乌鸦嘴,这样的“刷题机器”,即使到了名校,也是寸步难行的。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语文是我们“精神的底子”。有一天,当我们发现自己不是天才,那么我们就要面临一个人生的问题:怎么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语文会教导我们,拯救我们。我们也许痛苦怀疑,但不会分裂绝望,最后臻于坚强成熟。所以我说:爱语文,每天都是好日子。
就在我面对着屏幕,试图梳理出三个故事的共性时,我的眼前幻化出了一个画面:在浩渺的潘多拉星球上,蓝色魁梧的阿凡达,手持长矛,满脸警戒地逡巡,忠心耿耿地守护着孩子们的梦……
在这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我们总是东张西望,总是难以如愿以偿。我们常常忘了,其实只要立正站定就可以了。只有敢于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格局。
而对于为人师者,这又何尝不是深情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