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当古老飞天梦相遇当今航天梦 沪语对白乡音亲切勾起回忆
第16版:文体新闻 2021-08-12

沪语对白乡音亲切勾起回忆

《夺子战争》《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等沪产精品剧将再现荧屏

还记得当年热播的《夺子战争》吗?这个夏天,这部电视剧经过高清修复后,将与《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济公》《杨乃武与小白菜》《围城》等再次亮相荧屏。开播之前,有观众问《夺子战争》编剧梁山,当年结尾的字幕“敬请期待续集《多多归来》”,多多还会回来吗?

上海风味现实主义

上世纪90年代,在拍完《孽债》之后,梁山执导《夺子战争》,同样也是采用沪语拍摄。《夺子战争》以当年出国热为背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梁山至今还记得自己下班骑车回家的路上,街边的裁缝店、小卖部里都放着这部电视剧,很多来不及赶回家收看的观众,就站在街边的店门口“蹭”剧。

由于整部剧全程沪语对白,让上海观众倍感亲切。不过,当年用上海话演电视剧,很多演员也没有经历过。梁山说:“因为剧情比较生活化,很多演员用上海话演感情戏,尤其是面对‘我爱你’‘我想你’这些台词,就比较困难。”后来,梁山让演员们放下台词包袱,用自己最舒服的语言来表述,不仅让演员演起来顺畅,观众看了也觉得自然亲切。提起用上海话来演戏,演员朱茵还记得当年自己曾经在片场受教不少,她说:“片场里,工作人员都说上海话,所以我有些台词说的不地道,他们还帮我纠正。我记得说一句台词是‘我想你’,老师傅立刻过来说,上海人不说想,是说‘牵记’的。这些帮助还有很多很多。”

“如今很多怀旧的观众想梦回上世纪90年代,这部剧中里你可以看到上海当年的出租车、公共电话亭……”梁山说。让人至今念念不忘的,还有该剧结尾的字幕“敬请期待续集《多多归来》”。梁山说:“当年的剧本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也许要等到现实中的多多真的回来了,才能重启了。”

“上世纪90年代,很多电影导演都转型开始拍电视剧,包括当时的上影厂也有电视剧部。”梁山说,“当时大家把电视剧当电影拍,十几天拍一集,才磨出了一部部精品。”正是依靠着这样一批导编演人才,精益求精,为荧屏奉上了一批优秀的沪产电视剧,有人称之为“上海风味的现实主义”电视剧。

彼此平等尊重理解

无独有偶,此次重新修复的《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当年也是观众心中的精品。编剧赵化南在创作这部电视剧之初,深入采访了多位家政服务员。他说:“她们小的只有20岁,大的五十多岁,她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自都有自己的家乡和故事,也折射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变化。那会儿请保姆的人家还不多,所以保姆之间还会有竞争。”当这个夏天,该剧再次被搬上荧幕的消息传到他家里,家里的家政服务员问他:“原来这个剧是您写的呀!”赵化南笑着对她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请你们来帮忙已经很普遍了,相比起当年,你们更抢手。”的确,雇佣保姆,是今天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事情。然而,在雇主和保姆之间,却很少有人能够拿捏处理好其中的分寸,没有换位思考,正如同剧中田教授说的,我们需要“尊重,平等和理解”。

本报记者 吴翔

相关链接

此次“沪产经典电视剧展播”由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SMG影视剧中心精选当年的经典作品,《济公》《杨乃武与小白菜》《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围城》。从7月25日起陆续在东方影视频道推出,每天17:00两集连播;从8月12日起,《十六岁的花季》《夺子战争》将登陆新闻综合频道,每天13:00三集连播。其中,《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和《夺子战争》是首次经过修复后和观众见面,带着观众梦回上世纪90年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