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厚植城市精神  阿拉献言献策
第12/13版:上海人民建议征集专刊 2021-08-17
《上海民声》一周年

厚植城市精神 阿拉献言献策

建议人:励小茉

建议人:陈实

建议人:张佳

建议人:张贝

建议人:刘志欣

建议人:董王磊

建议人:虞国伟

建议人:饶黛

建议人:姜渊卉

建议人:林雯玉

建议人:王志明

建议人:周花

《上海民声》一年间,我们倾听民声民意,我们收获民智民慧。高手在民间,他们的金点子,展示的是这座城市的软实力,就是这座城市的软实力。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今天,建议达人用软实力助推城市软实力的提升。相信,当“软实力”遇上“软实力”,一定会释放出“1+1大于2”的几何级倍增效应;期待,我们的城市将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文化、更有人情味。

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

建议

小志愿者传播“红色之美”

我是一名上海的小学生,暑假期间学校让我们多走进红色展馆,多发现“红色之美”。在展馆参观时,那些生动的革命事迹深深震撼了我。我萌生了想做小志愿者、小讲解员的念头,向小朋友讲述初心故事,传播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我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实现。

在学校,老师教会我们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妈妈也常说,做一个温暖的人就要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美好”。因此,我建议能让更多小志愿者、小讲解员参与到核心价值的传播中。童心向党,一起讲述“红色之美”。建议人:励小茉

建议

传承非遗厚植“工匠精神”

在参与非遗研究中,我切身感受到传承非遗独特魅力和弘扬“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家国情怀、敬业诚信、精益创新——“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

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亟需挖掘新一代传承人,进行“活态保护”,重新回到市民生活中去。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互联网+非遗文创”,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追求的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和工匠精神在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上的高度一致。 建议人:陈实

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

建议

打造“线上借阅”丰富文化供给

一座书香氤氲的城市,让人流连忘返。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便利,打造“线上借阅”平台,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想法悄然萌发。

上海正积极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上海各级各类图书馆应积极拥抱新趋势、新变化,尽快推出“线上借阅”服务,满足广大市民在借阅图书方面新的需求,这也能大大提升市民的阅读“感受度”和城市公共服务亲和力。追求高品质生活,阅读是重要内容之一。在“网上借书”的社会文化效应推动下,让热爱阅读蔚然成风,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

建议人:张佳

建议

让老字号“回春”擦亮文化名片

在百年工商业发展中,上海诞生了许多“老字号”。作为在这里生活8年的“新上海人”,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也是从接触“老字号”开始的。然而,在消费观念升级、网络购物普及中,有的“老字号”销声匿迹。老字号产品频频“出圈”,大白兔联合美加净开发的润唇膏、百雀羚与喜茶玩跨界等迅速成为新晋网红。但老树新花“红一时”容易,后续更应持续发力。“老字号”要转变观念,找准市场定位,产品研发销售既要满足传统消费习惯,又要契合年轻人的消费偏好,拥抱互联网、勇于数字化转型,让“老字号”成为上海亮眼的文化名片。建议人:张贝

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

建议

优化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在“数治上海”进程中,以网络形式公布应急预案应当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在上海的政府网站、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应急管理局网站等检索发现,仍存在没有编制或公布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预案。《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没有在官方权威网站上公布;有6个区没有发布相关应急预案;有6个区公布时间在2015年之前;很多区的应急预案与上海市应急预案在内容上极为雷同,没有体现出细化或区位特点。因此,我建议通过网络途径公布应急预案、统一应急预案公布网络平台,加强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更新。 建议人:刘志欣

建议

无缝衔接确保治理效能

在工作中,我发现一起“居民不服违法建筑认定行为”的行政诉讼败诉案例,原告方利用认定撤销的“空窗期”将房屋交易转让。深层次的问题根源在于机构改革后,房管部门与城管执法部门履职更替,现行职能部门沿用了原职能部门的法定文书,却没有发现此类文书不符合现行法规的要求。

为此,我建议在城市的现代治理中,对于机构改革后存在履职更替的部门应由市政府相关法制部门牵头及时开展文书梳理,确保法定文书的合法依规。在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中,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

建议人:董王磊

让法治名片更加闪亮

建议

严格执法守护“生命通道”

消防通道是火情发生后实施营救的“生命通道”。我在实地走访时发现,居民区消防通道日常监管缺失,被占被堵情况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消防通道标识不清,有的是由于日常监管缺失。我国已出台有关法规,明确必须保障“生命通道”的畅通,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常常无法落实到位。建议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责任主体,督促指导物业公司履行消防通道管理职责,认真开展日常巡查,对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及时劝阻,如拒绝整改,应及时向管理部门举报。严格执法、人人守法,城市的法治名片才会更加闪亮。

建议人:虞国伟

建议

运用法律破解“大数据杀熟”

不少互联网平台频频被指“大数据杀熟”,由于平台所占据的市场垄断地位,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举证难、维权难。建议作为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上海,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用“法治精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规范数据使用。细化“大数据杀熟”的界定,规范平台用户数据的使用,加强用户信息保护。二是加强垄断监管。推进平台商品和服务信息公开透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破除信息不对称。三是破解“维权难”。探索举证责任倒置,对于投诉举报,由商家平台自证“清白”。明确商家平台伪造篡改证据的法律后果,消除维权难、难维权的堵点。 建议人:饶黛

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

建议

让公交车站展示上海的魅力

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平台。但现在上海的公交车站普遍较为单一,缺乏文化特征。在不同公交车站,可以因地制宜增设一些介绍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宣传海报,让市民和来沪游客在候车间隙能了解上海的城市底蕴。比如,在中共一大会址附近的公交站点,就可以增设建党百年光辉历程的宣传品,并附上上海红色景点的参观攻略。同时,在地铁站台、高铁站等公共交通上下客区域,同样也可以设置类似的海派文化的宣传介绍,或者播放城市形象宣传片,充分展现上海的城市精神。

建议人:姜渊卉

建议

让滨江岸线公共服务更完善

黄浦江滨江45公里岸线贯通后,我经常和家人去散步。漫步其中,能感到母亲河的两岸越来越美丽。我曾经就完善滨江岸线公共服务提过人民建议,希望滨江岸线能完善避雨、交通、防汛墙美化、便民服务、应急服务等。值得欣喜的是,浦东、虹口、杨浦滨江岸线新增不少服务驿站,市民走得吃力了能歇歇脚,“天落雨”了能避避雨,还有咖啡店和无人超市,可谓十分便利。相比之下,黄浦滨江段较为缺少这些设施,我希望岸线上能多增设些市民驿站等,让每个人不仅能感受到上海的美丽,更能感觉到上海的温度。建议人:林雯玉

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建议

“进博会效应”让人才“破圈”

进博会如何以点带面、精准发力,持续提升值得思考。进博会的核心是贸易带动开放,继而发挥溢出效应,而人才软实力的“破圈”尤为关键。

我建议以进博会为契机,建立更开放的人才集聚机制,让各圈层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有归属感、幸福感。同时促进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及友好城市的人才交流;制定更具上海风格的“浦江计划”,使机制更趋科学、高效。同时,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性壁垒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激发创新动力,让“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

建议人:王志明

建议

完善居转户政策留住人才

为促进上海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和农技事业发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关键一招,因此我提出进一步完善居转户政策规定的建议。《关于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2011年印发,有效期延长至2024年。实际操作中,有些学校在文件出台后才设立,故而未能进入文件所列学校清单,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遇到了障碍。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名录清单,为人才松绑、留住人才。不断优化完善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等梯度化引才政策,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上海集聚,向远郊和基层一线流动。 建议人:周花

软实力 大家谈

曹一辉

我发现进博会场馆内标牌、指示以及各类背景板均只使用中、英两种语言,这对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外宾外商来说,要准确辨识标志、方便使用场馆设施,存在一定困难。进博会应结合实际需要,增加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等语种。

程晓堃

老旧小区架空线初期建设标准不高,各种管线杂乱无章、错综复杂,严重影响小区环境。建议进一步深化“美丽家园”建设,整治改造老旧小区架空线,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胡静

上海应研究建立全市层面的碳普惠协调推进机制,开展碳普惠顶层设计,并逐步建立基于碳普惠机制的管理和交易体系,探索跨地区的碳普惠协调机制,助力长三角和其他对口扶贫地区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周瑞

深入细化研究“一江一河”各重要节点控制性详细规划,传承保护好城市风貌特色,做深做实城市色彩、公共空间、休闲旅游、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着力抓好规划实施。

聂林媛

在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很多市民感到湿垃圾破袋非常不便。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研究、逐步推广可降解环保垃圾袋,尽早实现不破袋投放湿垃圾,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宁薛平

以“揭榜制”为代表的科技悬赏制度,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上海在科技创新“揭榜制”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不小成绩,但仍存在执行主体不明确、治理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建议上海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探索“战略性项目揭榜制”。

荣惠瑜

上海除辰山植物园、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等设有专业科研机构的公园外,绝大部分公园科普意识薄弱,科普手段缺乏,科普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建议公园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应在普及自然知识、增进自然探究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石磊

上海火车站设有自助制证机,以方便旅客办理临时身份证。但办理过程中需手动输入个人信息。由于制证机屏幕没有防偷窥保护,易发生信息泄露。建议增加防护措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吴铭洁

如何向接触信息多、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新生代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全新的课题。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课“教”与“学”的转变,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要加强思政课场景化和体验化,强化学生的认知与体验,引入“互动化”元素,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推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吴长城

目前部分社区健身设施存在“管护难”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把社区健身设施真正维护好、管理好。同时,应升级健身设施,大力推广使用安全性高、耐用性好的健身设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张铭杰

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解决老人“用机难”问题,让“走得慢”的老年人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建议针对老年人手机交流、就医、购物等实际需求,开发智能手机公益课程,并组织开展社区培训辅导,让老年人学习新事物、学到新本领、发现新乐趣。

本报记者 王军 季晟祯 陆常青 夏韵 徐驰 整理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