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为老人提供“个性定制”养老服务 宿舍型公租房项目即将入市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定位将更精准 勇担使命,用“中国心”造“中国芯”
第7版:上海新闻 2021-08-17
上海将率先打造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定位将更精准

本报讯 (记者 马丹)从静安区南京西路行至浦东新区陆家嘴,不当心就被淋了个落汤鸡?未来,“东边下雨西边晴”可能不会再困扰上海的城市运行和市民出行,到2025年,上海的天气预报有望实现12小时滚动更新,中心城区的预警信号将精确到各区,郊区将精确到各街镇。

记者今天上午从上海市气象局召开的“上海气象保障‘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2025年,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建立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从观测到预报,从气象预警到灾后服务,更智能、更精细的气象保障将守护这座超大城市应对“风云变化”。

在上海,平均5公里范围内就有一个自动气象站,365天全年无休地默默记录着城市的阴晴冷暖,也为更精准的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撑。“十四五”期间,上海的城市综合观测能力还将大幅提升,一套能更敏感地“感知”天气变化的“泛在感知”气象皮肤系统正在“搭建”之中。

上海市气象局观预处副处长查亚峰介绍说,未来五年,自动气象站、雷达、遥感观测设备等气象观测设备要提升“技能”,智能灯杆、铁塔、各类互联网汽车、摄像头等也将加入“观测大军”。“上海被这张‘气象皮肤’包裹,能更快更敏感地感知城市各个角落的天气变化,强化对城市安全运行的保护,加强城市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十四五’期间,上海气象的实况分析产品水平分辨率将达1公里,监测产品更新频次达到分钟级别。这些数据采集、融合、运用都将支撑起更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更精细的气象服务。”查亚峰说。

过去的一周,上海遭遇了并不常见的夏季连阴雨,尤其是8月11日到13日的降水过程里,雨不是下得突然就是下得不均匀——在一个小时内,有些区域降水量达到90多毫米,有些区域可能滴雨未下,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十四五”期间,这样的“措手不及”或许将越来越少。根据“规划”,上海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精准度,并提供更智慧的气象服务,在这其中,10天晴雨预报准确率评分将提高到85分,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评分更要提高到88分。

“浦东新区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陆家嘴区域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唐镇区域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到2025年,上海的气象预警将精细到区、镇、街道。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冯磊透露,上海的智慧气象服务会变得更“智慧”,智慧气象服务城市网格覆盖率将达到100%,不仅中心城区的气象预警精细到各区、郊区的气象预警将精细到街镇,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还将覆盖到重点单位,智慧气象服务覆盖到基层社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全覆盖。

除此之外,精细化、动态预警的“气象产品”今后会伴随着预警信号送达公众,届时,市民将能随时查询到未来12小时的逐小时预报和预警信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