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夏日的友情 停车、免扫码,尽享便捷 “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吸睛 传承红色记忆  宣讲红色故事
第8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1-08-25

“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吸睛

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行

德化窑青花灵芝纹碗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讯(记者 杨玉红)昨日,沉没海底100多年的“泰兴”号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揭幕,400余件出水文物精彩呈现,此展将持续至2022年1月3日。

“泰兴”号被称为东方的“泰坦尼克”号。1822年1月,“泰兴”号从厦门港出发,后不幸在印尼触礁沉没。1999年5月其被打捞出水,出水瓷器超过35万件,是目前海洋考古中发现最大的中国木帆船,也是打捞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

沉没的“泰兴”号因一本古老而罕见的书得以重见天日。《通往东印度群岛的航海指南》有关于“泰兴”号含糊不清的记载,包括它的名字及船长之名、从哪里来、开往哪里、何时失事等。

“泰兴”号沉船出水器物丰富多彩,绝大多数为陶瓷器,有35万件以上,瓷器中绝大部分为青花瓷,还有一小部分是白釉、酱釉、青黄釉瓷器及宜兴紫砂等。作为国内首次“泰兴”号沉船主题大型展览,展出的400余件瓷器涵盖了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门类,囊括碗、盘、碟、杯、钵、瓶、盒、雕塑等十余种器型,呈现了“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整体面貌。

青花瓷的每一款纹饰有着不一样的寓意。例如,灵芝纹是以“仙草”为主题,象征长寿;山石花卉纹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篮纹寓意吉祥、庆贺;团菊纹代表着高洁的品格。

在“泰兴”号出水瓷器中,除大量德化窑青花瓷外,还有被誉为“中国白”的德化窑白釉器、以黄、绿、铁红彩料绘制的五彩瓷器、青褐釉瓷等珍品。

在“茫茫探海舶”展区,模拟的“泰兴”号水密隔舱中,陈列了丝绸、茶叶、瓷器等海上丝绸之路中常见的中国货品。工作人员介绍,“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如果航行途中有个别船舱受损,海水不会涌进其他船舱。这是中国人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