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喜报(中国画) 珍藏41年的作文本 感谢好福气 上过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趣味生态小院 使命 书的延长线
第18版:夜光杯 2021-08-27

书的延长线

于是

我知道自己看过哪些书,但常常惊讶于当时的感想:年轻、际遇或情绪会让我看到(或竟然没有看到)那么多细节。笔记是最好的自我对话,无论相隔多久。笔记,可以是写成文章的读书笔记,也包括在词句下的画线、贴在页缘的彩色透明箭头贴纸,甚至包括新媒体时代的语音或视频评论、发在朋友圈的截图……当一本书对自己产生影响时,留下思考和感受的印记,有点像对书本和自我的双重认证:让书本和自我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

追溯起来,写读后感是从十几岁就开始的训练,我感激初中时代的那位语文老师,他布置我们每周写周记,包括读书笔记。收拾旧居时翻开当年的周记本,看到老师在我读完《悲惨世界》后的回复——他也写了一整页——深深感到阅读的教养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良师益友。阅读和写作是孤独的,但正因为有独自默默如同耕耘的付出,才会收获更多有价值的交流。

有一段时间,我把写读后感当作日常工作,回想起来大致有三个阶段:一开始很纯粹记录个人感想,甚至直抒胸臆,回头去看,那些笔记真诚有余,却缺乏深度。后来,开始有意识地把书和作者、年代、观点等融入主观感受,在两者对冲中试图留下更有意义的阅读记忆,事实上,那不是评论,更像是自我学习。再后来,我读书的重点从小说、散文、诗歌转向社科、历史、哲学,笔记变得越来越零碎、私人,甚至不足以写成文章,更像是思想的注脚。

时间长了,还有另一种感触:写下阅读体验是在预备记忆。只有读书几十年后才会惊讶地发现,有些书即便没有阅后即焚,也会自动湮灭于庞杂的记忆。唯有念念不忘才是真正的记住,但可惜的是太多读过、看过、听过的美妙作品都会随时间而淡化。无有他法,要么不断与人沟通,在重复中增强记忆,要么就默默记录,信赖烂笔头对记忆的拯救。

在“打卡”一词流行之后,我意识到很多人读书也有打卡、拔草的心态,到此一游,人云亦云,乖乖跟随流量指向,作为一个多年自主选择读物的读者不免觉得又幸运又可惜——幸运的是如今信息量、产品量极度充沛,可以获取更多知识,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反而因媒体变革而缩小了,甚而不自知。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阅读是神思在纸面或蜿蜒或崎岖或酣畅的行进;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阅读是在时间的碎片、屏幕的局部、内容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或自主克制的汲取。新平台更方便我们随手记下感想,但又不利于长篇幅、慢节奏地深思。长评变短评,短评变打分,这个看似简洁化的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主观思考被主动放弃。

我和很多人一样,习惯了去看他人的评点,习惯了在读书后读书评,延伸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书海无涯,越看越多,不存在尽头,也不存在“标准答案”式的读后感,但终究有些资深的书评人让读后感本身成为杰作:譬如《迷人怪物》,曼古埃尔对小红帽、德古拉、浮士德等经典人物的解读妙趣横生;又譬如看托宾的《出走的人》获益匪浅,意识到解读作品和解读作家的异同思路;又譬如看张定浩的《无形之物》,敬佩这种触类旁通的深层领悟方式;再譬如托卡尔丘克的《玩偶与珍珠》用一本书的容量细细拆解了波兰名著……包括黑塞、三岛由纪夫、王安忆在内的各国名家都有读书笔记,这足以证明对书籍的评论是书海中不可或缺的浪花,再厉害的作家都要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养分,促生智识,何况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呢?所以,一定要读书,要记得自己读过的书,要让读过的书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乃至影响更多人的一种沟通方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