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服!长三角“新”中有“数”
第11版:长三角/封面 2021-09-07

服!长三角“新”中有“数”

浙江展区 图IC

上海展区 李松 摄

本报记者张钰芸

今天,为期6天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闭幕。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也是我国对外开放重大展会平台,2021服贸会线下参展企业比上届增长6%,展览面积比去年增加2万平方米。

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组成的“长三角天团”,突出展示了数字服务领域发展最新前沿、最新成果和最新应用场景,未来将共同打造长三角服务贸易一体化发展联盟,担起三省一市协同创新的重要使命。

创新案例|展现实力

扬帆出海,上海数字服务正走向全球。以“数字贸易枢纽港、链接全球新场景”为主题,上海城市形象展示区用裸眼3D等技术手段让人身临其境,开启数字出海的征程。

作为国内最早出海的云服务商,优刻得在全球部署了31个数据中心、拥有29条跨区专线,为中国企业出海发展搭建“海外云驿站”。星环信息科技是全球首个完整通过TPC-DS测试并通过TPC组织审计的数据库厂商,为20多个行业2000多家用户提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平台工具。

随着上海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以游戏、电竞、动漫等为代表的线上文娱也发展迅猛,助力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米哈游、莉莉丝、沐瞳科技等互联网游戏公司以多语种全球同步上市、原创IP全球合作的方式,迅速占领海外市场。

作为2021年服贸会上唯一的主宾省,今年浙江省综合展区的面积达304平方米,通过国家级平台、跨境电商、数字技术、数字通信、数字内容、数字金融、数字供应链、数字医疗八大板块的内容,进一步展示浙江省数字贸易产业发展概况、区域服务贸易产业特色发展模式。

其中,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用一款智能可视人脸锁与现场参会者进行互动,企业研发的“萤宝RK2 Pro儿童陪护机器人”也一同参展。中南卡通带来自主研发的“体感飞行互动游戏”,利用动漫形象互动游戏,展示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发展规划。

今年,江苏共有200多家机构与企业注册参与服贸会。展区内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搭建的全球化数据库、分析系统、产品矩阵,展示专利数据挖掘过程。硅基智能展出的AI数字健身教练大屏,打造沉浸式运动场景,数字健身教练现场教学,观众可扫码参与挑战。

安徽展区主要展示服务外包、技术进出口、文化贸易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成果。科大讯飞参展产品让整个展厅更具未来感、科技范。其中,科讯嘉联背靠讯飞生态,凭借智能客服行业实施经验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企业、社会开展一系列AI人才培养,在推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实训演练平台、AI实训室等软硬件一体化建设实现校企合作。

数字贸易|风景独好

2021年服贸会首次设置数字服务专区。“数字”既是本次服贸会的关键词,也是未来贸易发展的潜力所在。《“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数字贸易”首次列入规划,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重点和路径。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炳南在服贸会论坛上指出,数字贸易带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加速整合优化,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制度构建新高地,国际竞争新赛道。

论坛上,商务部还发布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贸易规模快速扩大,数字贸易法律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贸易额由2000亿美元(2015年)增长到2947.6亿美元(2020年),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从30.6%增长至44.5%。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长三角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而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云计算、跨境电商、文化出海等数字服务贸易更是表现亮眼。

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近年来上海服务进出口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4左右。从危机中育新机,疫情之下,上海服务贸易将人员流动障碍转化为数字化转型的契机,数字贸易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上海数字贸易额达到433.5亿美元,同比增长8%。今年一季度,上海数字贸易额达到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

服贸会浙江主宾省活动日,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介绍,浙江数字贸易增长迅速,2020年数字贸易总额达4334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20%。2021年1月-7月,浙江全省数字服务进出口总额11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占服务贸易比重达37.7%。现场还举行了浙江省参与2021年服贸会企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16项,合同意向金额约3.37亿美元。

作为开放大省,江苏共有12个国家级服务贸易发展平台,还拥有5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全国最多,约占全国1/6。其中南京和苏州共获批开展三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已有11条试点经验和10个试点案例获全国推广。据悉,江苏抓抢制造业服务化、服务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机遇,数字技术、数字应用和数字产品齐头并进,去年数字贸易额超200亿美元,逆势增长9%。

除了传统服务贸易“大省”,近年来在以人工智能技术见长的安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5G商务等新业态也蓬勃兴起。

协作共进|建立联盟

搭台架桥、衔接供需、共享商机,长三角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集聚区之一。记者获悉,下一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有望签约成立长三角服务贸易一体化发展联盟。

去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方案指出,要探索建立沪苏浙皖服务贸易联盟,推进长三角服务行业标准与管理规则对接,合力推动长三角服务品牌“走出去”。

具体来说,包括培育长三角科创圈,持续推进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协同平台;推动长三角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联动发展,建立数字服务出口合作机制;创建长三角大数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推进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探索建立长三角数据流动机制;发挥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和文学发展联盟等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艺术创作协调发展等。

浙江省商务厅也表示,建议建立数字服务出口统一平台。去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各有一个地区列入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名单,可以此为契机,联合长三角的4个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服务出口的统一平台。同时,制定长三角服务贸易联动发展行动方案,共同研究战略目标、行动内容、保障机制等,充分发挥上海的核心引领作用、江苏的助力推进作用、浙江的重要枢纽作用和安徽的基础承接作用。

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杨玲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新动向、新趋势、新发展模式正好契合。长三角发展联盟可以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借助一体化国家战略,打造互联互通产业链,有效将上海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浙江省规模宏大的跨境电子商务、江苏工业基础完备的制造业,以及安徽向内陆省份延伸的腹地经济连结起来,共同打造立足于本土的全球价值链,发挥好长三角协同创新的使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