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深耕试验田冲刺两周年 500岁银杏在村口指路 三地共护  一方绿水
第12版:长三角/示范区 2021-09-07
沪苏浙联保联查跨界水体

三地共护 一方绿水

长三角交通运输联合执法

远洋1**和祥瑞9**的船主都没有想到,这两艘船舶途经长湖申线省际检查站码头时,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这是长三角水上联合执法的结果。

近期制定形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计划从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实施联合监管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会商等方面联合保护长三角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

重拳打击偷排超排

日前,远洋1**和祥瑞9**途经长湖申线省际检查站码头时,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正联合青浦区交通执法大队和江苏省吴江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打击的,就是内河运输船舶偷排超排生活污水、燃油超标、未配置防污器材等船舶防污染领域内的违法违规行为。

检查中,联合执法人员目测发现远洋1**以及祥瑞9**两艘船舶可能存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行为后,果断实施“红色食用素检测法”进一步检查。

进一步检查中,一名执法人员将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的红色食用色素倒入船舶日常污水排放设施内,另一名执法人员在船舶尾部进行视频摄像。在船舶尾部的执法人员观察一两分钟,就发现红色素从船尾流出,漂浮到了水面。

“可以确认,两艘船舶生活污水通往舷外的阀门,都没有关闭,这样的行为涉嫌超过标准向内河水域排放生活污水。”执法人员当即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船舶超过标准向内河水域排放生活污水,将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

建立联合河湖长制

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介绍,目前正积极通过长三角水上联合执法检查的方式,形成区域间的监管合力,提升协同治理能力。接下来,将持续对船舶安全及防污染工作保持高压态势,常态化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联合执法机制,保障长三角区域水路运输市场安全稳定,落实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筑牢长三角区域水上交通安全。

记者了解到,这还只是保护长三角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的一个举措,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结合河湖联保工作实际,制定形成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包括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实施联合监管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会商、完善联合监测体系、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深化联合防控机制6项重点工作和先行建立“一河三湖”联合河(湖)长机制、全面建立重点跨界水体联合河(湖)长机制等12项具体任务。

其中,建立联合河湖长制这一项重点工作,就计划先行建立“一河三湖”联合河(湖)长机制,由轮值牵头部门组织“一河三湖”联合河(湖)长共同巡河至少一次,及时落实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

共同实施水质预警

在实施联合监管机制上,将明确太浦河沿线相关水源地的分类分级环境管理和准入要求,编制太浦河沿线相关水源地管理要求,确立太浦河沿线相关水源地一体化管理要求,并明确太浦河水生态保护和管控策略,在共同排摸的基础上形成太浦河沿线排污口清单,建立太浦河区域生态环境应急联动合作机制。

为共同实施太浦河流动源污染监管,两省一市将不但落实太浦河区域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零排放”,以期形成流动源调查清单,落实流动源管控措施,还将共同实施太浦河闸泵调度及水质预警,实施太浦河闸泵精细调度和水质预警联动。

开展联合执法会商时,两省一市将适时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探索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取证和损害评估,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取证和损害评估方案。为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将持续推进重点跨界水体已有监测信息共享,完善流域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信息共享清单。

对于不少市民关注的水葫芦,两省一市将对重点跨界水体水葫芦发生情况开展联合调研和检查,并结合第四届进博会及示范区重大活动保障,持续推进水葫芦联合防控工作,开展“清剿水葫芦,美化水环境”联合专项整治行动。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