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新祯
多年前,因为要写上海餐饮业的一些掌故,拜访了一众现已高龄的老食客。
爱建公司副总贝竹韵先生是黄浦区老人,采访中,他和我谈到早年点心店的一些堂口用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说,小笼包是上海的传统名点,天香斋、南翔小笼都很有名。那时的小笼名副其实地小,一笼屉有20个,顾客如果不要那么多,还想吃碗阳春面或者小馄饨什么的,那怎么办呢?
停顿了下,贝总说:你知道“起手件”“廿扼角”是什么意思吗?他知道我是答不出来的,便自问自答:一笼屉又称“一件”,放包子时5只一放,如果顾客只要5只,就说“起手件”。“廿扼角”则是要做减法,廿只,是上海话,意思是20只,20只要“扼”去一个角,就是减去5只,顾客一笼屉只要15只。
这真让我暗暗感叹“有劲”。餐饮用语是一种文化,“起手件”“廿扼角”不仅体现了上海餐饮话语的形象幽默,也反映了餐饮行业的“顾客本位”理念。如今提倡节约粮食,有些食堂、饭店开始实行“半份菜”“小盘菜”,让“起手件”“廿扼角”归来,此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