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山秀园石·锹甲 四方童子壶  苍然有古风 师古不泥  自出机杼 邮票上的金秋 “迎东亚运珍石大展”忆痕
第22版:民间收藏 2021-09-22

师古不泥 自出机杼

◆海 青

在父亲严艺英的遗作中,严小丹格外喜欢那幅“鹤舞”(上图)。这幅行草写得酣畅淋漓,气势不凡,浓淡枯润间透露出强烈的情感。从结字看,“鹤”字浓淡相间,写意性强,好似“云中鹤”;“舞”字通体气息优美,墨法枯润相宜,令人联想到翩翩舞者。这种把中国画技法运用于书法的风格形式令人过目难忘,余味无尽。

在严小丹眼里,父亲严艺英多才多艺、文化造诣很高。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热血青年,即使在后来一系列大时代的革命运动中从上海调至辽宁丹东,从事美术方面工作的父亲也从不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鸭绿江畔的小城寄托了父亲深厚的感情,他为唯一的爱女取名“小丹”,以此来纪念自己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在小丹印象中,无论何时看到父亲,似乎永远都在看书、写字、刻章。除了书画篆刻,父亲对摄影、设计等方面都很有造诣,家中的房间布置,家具摆设,无不体现着父亲的美学品位,即使种花种草,父亲也能写出一本厚厚心得。上世纪80年代,父亲作为辽宁省书法家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父亲去世后,留下一屋子字画、印章、手稿、日记。在整理父亲遗作的过程中,小丹感受到了那些笔墨、文字背后的淡泊从容,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她的心灵受到感动,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的艺术人生。为父亲出版画册、举办展览成了她的心愿。

文艺作品必然反映出作者对生活和艺术、对虚构和现实的认知和理解。对书画作家来说,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对笔墨技法的运用。在严艺英先生留下的书画篆刻作品中,尤其是他对浓墨、淡墨、留白、飞白等水墨语言的运用方面,能够明显感受到他的水墨语言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也是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所追求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