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石
◆吴少华
上海市收藏协会1992年移师三山会馆创办“上海民间收藏品陈列馆”,在市旅游局与南市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接连举办了三个有影响的大展览,“迎东亚运珍石大展”是其中之一。
“迎东亚运珍石大展”,于1993年5月8日在三山会馆开幕,展期两个月。所谓“东亚运”即第一届东亚运动会,这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赛事活动。
上海市收藏协会提出“迎东亚运珍石大展”的倡议,是有自身的资源优势的,因为当时协会有个珍石分会,是上海最早的藏石组织,成立于1989年9月23日,发起人是已故著名雨花石收藏家杜宝君。
所谓珍石,也就是各类可供欣赏与品鉴的珍贵石种,门类众多,从放在水中欣赏的雨花石一直到矗立在庭园的景观石,什么灵璧石、昆石、英石、戈壁石、黄蜡石、菊花石、黄河石、印章石、砚材石、钟乳石、昆仑石、太湖石、绿松石、玛瑙石等。
珍石收藏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真正将赏石文化撒向人间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藏石也从小众走向了大众。
上海不出产石头,但上海却是我国当代藏石热的发祥之地。上了岁数的老人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人民广场的西侧出现了一个“江阴路花鸟市场”,这个市场就是我国第一个珍石市场。因为有了珍石的买卖,就有了藏石者的集聚。杜宝君女士就是在这里结识了不少像她一样的藏石者,他们中间有唐玉白、吴浩源、陈留齐、俞莹、杜继华等。杜宝君热情,善交际,又具号召力,还特别热衷社会活动,她来与我商量,上海能否成立像南京雨花石协会一样的雨花石组织。我建议她是否能搞个综合类的藏石组织,于是便有了“珍石”之说。杜老师确实有能量,登高一呼,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第7个分支机构——珍石分会成立了。杜宝君当选为主任,副主任是陈留齐,首批会员30余人。
这个珍石大展共聚集了沪上41位藏家的近千件藏品,既有天赋神韵、姿态万千的奇峰怪石,例如灵璧、昆石、英石、太湖石、雨花石、木化石、水冲石等,也有因材施艺、巧夺天工的珍石文玩,举凡古砚茗壶、盆景石雕、印章盂器,无不精彩纷呈。更有玉器、化石、佛像等,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这是上海地区第一次全面展示珍品收藏的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
这是一个值得一记的展览,不少精彩的展品至今仍清晰记忆,其中最大的展品是高达2.3米的云石落地屏风;最小的展品是张雷创作的微雕石壶,只有指甲般大小;年代最悠远的藏品是贵州龙化石,距今约有2.4亿年的历史;最为奇异的是徐国栋收藏的一块“黄山晴雨石”的灵璧石,它的奇异之处在于能预测天气变化,天晴,石色浅灰,天阴,则色变深灰,天将雨,石之顶峰呈黑色,黑色延伸至半山腰则雨量中等,石体全部变墨黑则将倾盆大雨,若是伴有水珠滴落,则将山洪爆发。许多参观者就是冲着这块“神石”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