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最晚开花日!申城首波桂花飘香 秋分 二十四节气 品“宝藏级”农产品 赏“云间粮仓”创意
第2版:要闻 2021-09-23

品“宝藏级”农产品 赏“云间粮仓”创意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松江举行

活动现场,小朋友在谷堆前打卡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今日秋分,也是第4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午,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松江“云间粮仓”举行,来自全市9个涉农区的水稻开镰直播仪式同步进行。农夫市集、“云间十景”沉浸式体验场馆、松江农业风采展……本次上海丰收节系列活动将持续至9月26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农夫市集受到热捧

绿色农业尽展风貌

步入“云间粮仓”,宽阔的晒谷场中央,农夫市集的12个美食摊位受到热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全国的松江大米,多次斩获金奖的黄浦江大闸蟹、松林猪肉、仓桥水晶梨、佘山水蜜桃,还有叶榭软糕、张泽羊肉、四鳃鲈鱼……与会者可以一次性了解并品尝松江“宝藏级”农产品。

随着五谷杂粮倒入丰收仓,丰收节活动正式启幕。“今年丰收节将突出五个方面,包括百年历程、为农惠农、城乡共庆、文化底蕴和市场导向。”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叶军平在庆典活动上表示。

本届丰收节第一次将策划和展示主场“锁定”在一个区。松江被誉为“上海之根”,早在四五千年前,来自广富林的良渚文化就印证了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自宋元明清以来,松江水稻种植业发展繁盛,松江大米成为朝廷贡品;上世纪50年代,松江全国劳模陈永康选育出的老来青水稻享誉国际;在党的“三农”政策指引下,松江曾率先成立农民增收办,此举开创先河;2013年,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现今,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松江三农发展作为上海三农丰硕成果的代表,展示了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风采和面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届丰收节以“寻根守初心,丰收感党恩”为主题,全面展示以松江三农发展为特色、上海涉农区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新风貌。活动现场,观众可以感受到别有特色的丰收喜庆氛围。

“丰收”“艺术”相遇

老粮仓变身文创园

作为此次丰收盛会主场举办地,沪上网红文创打卡地“云间粮仓”引来关注。它的建筑创意与此次丰收节很契合。

此前,这里是南门粮库、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和松江县配合饲料厂等所在地。“老粮仓”变成“文创园”,“丰收”与“艺术”相遇,在“云间粮仓”中的打卡点也植入有关创意。

例如八栋筒仓,高24米、单个筒仓直径5.5米,原来是松江面粉厂存储原料的地方。这里由著名涂鸦艺术家施政创作的巨幅筒仓涂鸦《稻田守望者》,是上海唯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主题筒仓涂鸦。

“云间粮仓”还设计了“云间十景”沉浸式体验场馆,以稻穗、云朵为主要元素,设计了10处与“三农”相关的拍照打卡点;此外还有“花美云间”的沉浸式花园展陈。松江是上海“3+X”花卉产业集聚区发展的3个市级花卉产业集聚区之一,正在创建G60花卉科创产业带,来自云间吾舍田间综合体、浦南花卉基地和新浜镇等的代表性花卉企业在这里进行展示。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