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提前超额完成 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目标 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展开 完善感染者隐私保护制度 广告 绿道驿站内未来可赏景品茗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09-23

绿道驿站内未来可赏景品茗

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期待市民“金点子”

平均2公里一处公园,平均3公里一座驿站……在上海98公里的环城绿带上,未来将拥有50座公园,以及30-40个绿道驿站。在这幅“城周十里、林风斜阳”的美好生活蓝图上,你有什么想添加的吗?

即日起,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面向全体上海市民,发起环城生态公园带“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公园+”市民需求网络问卷调研、环城生态公园带LOGO征集和“环城驿”建筑概念设计方案的征集,收集市民想法需求,希望让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已建绿4038公顷

若从高空俯瞰上海,一圈郁郁葱葱的大型绿化带沿着外环线环抱围合,宛若一条“翡翠项链”。这条“项链”,正是上海环城绿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生态环境建设较为薄弱。为此,上海绿化部门用二十多年时间,在外环线外侧建成了一条宽度至少500米、环绕整个上海市区的大型绿化带,即“环城绿带”,为上海生态打造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20多年间,环城绿带累积建绿4038公顷,占中心城公园绿地面积18%,使上海中心城真正成环成绿,较好地发挥了调节温湿度、净化大气环境等生态服务功能。

再建36座公园

在这条“翡翠项链”上,已建成的14座公园无疑是最闪烁的“绿宝石”。滨江森林公园、顾村公园、闵行体育公园、闵行文化公园……这些公园自建成起,已成为上海市民赏花观景的好去处。

根据“十四五”规划,环城绿带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实现功能提升。绿带上,将新增36座公园,并从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生活休闲、森林游憩、湿地体验等多个方向加强“公园+”功能复合。而以环城绿带为骨架,向内将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将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并与“五个新城”环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密切衔接,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大生态圈,真正实现上海从“园在城中”到“城在园中”的转变。

线上线下听取市民建议

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负责人周华杰表示,“你对未来的环城生态公园带有怎样的期待?如果让你设计驿站,你会造一座怎样的房子呢?‘双减’之后,你又希望带孩子来公园里参加什么活动呢?……市民的这些想法,对环城生态公园带的设计和建设非常重要。征集活动后,我们会将群众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记者发现,调查问卷力求更精准地满足市民需求。环城生态公园应融合哪些主题和元素?公园中应具备哪些体育运动功能或哪些智慧公园要素?在便民服务方面应该提供哪些服务和设备?……针对这些问题,市民均可给出自己的想法。

此外,周华杰透露,近期环城生态公园带将在浦东、宝山、普陀、嘉定、闵行、徐汇6个区先期启动第一批环城绿带功能提升项目。届时,绿化管理部门还将组织周边居民进行线下“面对面”座谈交流和问卷调研。

“环城驿”对标最高标准

目前,规划总长度约112公里的“外环绿道”,已成上海市级2号绿道。自2016年启动至今,外环绿道浦西段已基本贯通。“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快推进外环绿道断点的贯通,除重大市政节点外全线基本贯通,形成总长度100公里以上、步行道自行车道兼备、连续贯通的外环绿道,并串联起“环上”各大公园。在这条百余公里的绿道上,未来将布局建设绿道驿站(“环城驿”)约40座,市民可在驿站内赏景、品茗。为此,主管部门公开征集能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驿站设计方案。“环城驿”应为市民提供信息咨询、休闲游憩、康体活动、商品租售、医疗救助、安全保卫、管理维护等服务。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