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红砖覆灰瓦  百年可亲近 百年校园辉映美丽苏州河
第4/5版:上海新闻 2021-09-23

百年校园辉映美丽苏州河

华政段“一带十点”滨河景观今起开放

航拍华东政法大学校园滨江段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思孟园绕着双喜藤的拱形花架别具一格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小巧精致的獬豸园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春可赏樱的法剧场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银杏院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本报记者 屠瑜

百年校园融入滨河空间,优秀历史建筑和美丽苏河交相辉映。华政段“一带十点”景观今天起全部对市民开放。思孟园、格致园、倚竹苑、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和书香园惊艳亮相。不如跟着记者一起去打卡吧!

滨河十景 各具特色

第1站 思孟园

疏林草地豁然开朗

从华阳路20弄华航小区旁的红色步道进入,不多时,就能看到一扇写着“华东政法大学”几个字的铁艺门。步入门内,脚下2米宽的透水砼步道变成了3米宽的露骨料步道,视野也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左边就是首站疏林草地的思孟园。园里有几棵从学校他处移栽过来的银杏,一个缠绕着双喜藤的拱形花架别具一格。思孟园后就是历史建筑思孟堂。右边防汛墙外,苏州河静静地流淌。

第2站 格致园

百年建筑历史沉淀

继续往前,目光越过精美的大理石“弹硌路”,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的格致楼的身影便映入眼帘。第二站格致园就是以此命名。格致园以古朴典雅、中西合璧风格的历史建筑为依托,展现了华政校园的历史沉淀。

第3站 倚竹苑师法自然曲水流觞

第三站倚竹苑师法自然,结合松、竹、枫等特色植物,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曲水流觞、一亭一榭的“长宁·苏河驿站”。值得一提的是,沿途由西洋鹃,翠芦莉、三角梅、美女樱、月季、长春花、蛇鞭菊、石竹等组成的五颜六色的花境也让人赏心悦目,真是四季有花,四季有景。

第4站 獬豸园

小巧精致移步易景

在体育楼和树人堂中间,就是第四站獬豸园。它小巧精致,移步易景,以华政现有中式园林为基础,提升品质,打造宁静优雅的中式园林景观,并将法兽獬豸形象融于假山堆石之中,寓意司法公正,月亮门造型颇有创意。

第5站 华政桥

绿意草坡四季皆景

看到苏河上的华政桥,也就来到了第五站华政桥。它连接华政教学区与生活区,河畔的绿意草坡是市民放松休憩的场所。一棵紫薇树已过了盛花期,剩下的花已经不多了。新栽的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节叶色红艳夺目,效果最好时会呈现出三四种颜色并存的美景。冬日里,两株红梅会是别样风景。

第6站 桃李园

十景C位休憩空间

不知不觉走到了苏河的湾头,有点小累,正好看到第六站桃李园的异形木质座椅,坐了下来,远望苏河对岸,高楼林立,不时有几只夜鹭在水面上方翱翔。座椅后面种植了桃树和李树,寓意桃李满天下。桃李园打造风格独特的花园景观,同时开放宽敞的滨水观景平台为市民提供最佳观景视野。

第7站 东风角

打造滨水漫步小径

小憩片刻,继续前行。过了小白楼,第七站东风角和东风楼相呼应,美国红枫、红枫、鸡爪槭等种植于此。东风角在景观风貌改造提升的基础上,打造舒适宜人的滨水漫步小径。

第8站 法剧场

互动交流公共舞台

第八站法剧场是华政段最大的广场,通过下沉广场与观景平台结合的形式,成为市民与师生交流、政法科普宣传的公共舞台。春天的时候,这里的染井吉野樱将带来一场浪漫的樱花雨。

第9站 银杏院

百岁银杏枝繁叶茂

来到第九站银杏院,一棵135岁以上的古银杏依然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绿油油的叶子显得生机勃勃。到了深秋,落叶满地金黄,将是另一番韵味。

第10站 书香园

银杏矩阵首尾呼应

最后一站书香园,倚华政图书馆而建。开放的校园咖啡厅外,两个吧台放在了步道边,正好可以给市民站着喝喝咖啡聊聊天。它将校园公共设施与市民共享,形成休憩交流的活力驿站。新栽的6棵银杏正好与第一站思孟园的银杏首尾呼应。

对话校园 尊重历史

“从大概念来说,苏州河的贯通,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兼顾了休息服务的功能需要,完善便民服务和配套服务设施,比如驿站、座椅、咖啡店、健身设施等,因为打造的是滨水公共空间,没有涉及商业化的功能。”长宁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程珑表示。

长宁区建管委交通科负责人陈慧介绍,这些项目所处的位置上不了大型的机械,所以90%以上都是手工完成的,所有工艺要确保和华政百年校园的匹配,因此每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负责这次项目设计深化和落地的郎爽举例说,对于树木品种的选择、栽种的位置都要反复推敲,都要呼应它对应的建筑。树人堂旁边种植了一株造型倾斜的大乌桕,行人可以透过乔木的枝干,看到华政桥的身影;另外,站在华政桥上,可以眺望树人堂掩映在绿茵中。

项目监理负责人袁佳凌说,这个项目不能看作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哪怕是图纸出来了,还在不断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有新的认识,越修改越精致,所有人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里的一砖一瓦,是和华政的历史建筑在对话,“我们在做一件艺术品,只有尊重历史,敬畏生命,才能更好地呈现好这所百年校园的历史风貌。”

便民小贴士

安全提示

试运行期间,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和游览安全,步道将采用大客流限流措施:

1.步道自东向西单向通行,华阳路20弄东侧入口进,万航渡路中山公园3号门对面出口出;

2.步道区域采取客流量控制,游客按批次放行。

防疫提示

入口处配有自动测温和验码设备,请市民主动佩戴口罩有序排队配合测温、验码。

文明提示

1.步道内禁止带宠物和垂钓;

2.非机动车、电瓶车等禁止进入;

3.步道周边无停车条件,建议绿色出行散。

(来源:上海发布)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