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祥顺里 夕阳红
第11版:特稿 2021-10-14

祥顺里 夕阳红

百岁老人徐文君

“爱书法”的孙永录

老裁缝王贤国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周馨

首席记者 姚丽萍

今天,重阳。

顺昌路424弄,百年祥顺里,地处淮海中路街道建四居民区,属于黄浦旧改69街坊。今年1月6日,69街坊启动旧改征收,以100%赞成的高比例通过了一轮征询;6月10日,二轮征询签约率达99.13%,远超85%的生效比例。

几个月来,记者在祥顺里采访,记录申城旧改征收一个百年老弄堂的家长里短。老屋,旧改中的老人,都是什么样呢?回头看看几乎搬空的老弄堂,想起几位有趣的老人家——祥顺里,夕阳红,有味道。

一 “六一”才过

“时髦人瑞”想上学

101岁的徐文君,很时髦。

我抱了抱人瑞老人家,跟她告别,谢谢她配合采访。

老太太咧咧嘴,笑了,玫瑰红的唇膏,亮闪闪。

刚刚,摄影记者为她拍照,拍了一半,她突然说,等一等,只见她转身从小包里拿出一支唇膏,对着镜子上下涂两遍,又转身在餐桌边坐下,整理下衣裳,好了,接着拍吧。

聊聊家常,该告辞了。老太太很讲礼数,一定要送送客人。75°角的木楼梯,她下得太快,拍照都来不及,我们大声喊,奶奶,奶奶,再上去两层,慢点下,慢点啊。老太太抿嘴一笑,返身上了两层,麻利的。

这天,是6月2日,“六一”刚过。一周后,101岁的老太太,要搬家了,因为旧改,她有了新家。

徐老太的儿子女儿,都住在别处。她喜欢自己住,老地方,住了70多年了,熟门熟路,不用儿女们操心。去年,她100岁了,才让儿子女儿轮流来照顾。

90岁那年,徐文君又开始上学了。那时候,祥顺里对门,就是淮海中路街道开的一间托老所,每天,早上8点去上学,下午三四点钟吃了下午茶点心,回家。一天里,都学点啥呢?啥都学。手指操、小手工、读书看报,样样都有。

这学,一上就是10年。2020年,新冠疫情来了,托老所关门。在家里,虽有儿女轮流作伴,可是徐老太总惦记着哪天才能去上学呢!

转眼到了2021年,新冠疫情还赖着不走,托老所还不能开门,祥顺里却等来了旧改征收。说起祥顺里旧改,也真是好事多磨,10年前,就说要旧改,不知怎的就没了下文,一等就是十年。旧改,终于来了。

一点没悬念,一轮、二轮征询,刷刷地,都过了。

徐老太要搬家了,总有点舍不得。新家是好,可有一样,老太太还是有点担心的,自己年龄大了,到了新家,家门口还有学上吗?还能像在顺昌路这样,老弄堂对面就是托老所吗?

老太太说,要是实在没法上学了,就在家里自学吧,看看新闻读读报,也能长本事的,你说是不是呢?

我说,是呀是呀!

老太太,够豁达。101岁,爱涂口红,擅爬楼梯,腿脚灵便,胃口也好。一只西瓜,一切两半,小勺用上,红瓜瓤,一勺勺送进嘴巴,甜!不过,这些跟上学的乐趣相比,都不算什么。你见过多少老人,90岁迷上上学,10年里风雨无阻呢!

在祥顺里,我遇见的第一位居民,就是这位活力人瑞,申城3000多位百岁老人中的一位。

“老小孩”徐文君现身说法,活到100岁,真不是什么困难事,好日子才开始——过了“六一”,来日方长。

二 “七一”来了

“爱书法”大开眼界

孙永录,90岁,爱书法。

一支毛笔,蘸了点清水,写在电子屏幕上,笔底文字,挺拔隽秀,气韵刚劲,就像写在宣纸上一样,神奇!平生第一回,孙永录这样写毛笔字。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下午,建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詹亦琛邀请孙永录等几位老居民一同参观又新印刷所旧址纪念馆。孙永录特地戴上了他珍爱的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又新印刷所旧址,毗邻祥顺里,就在复兴中路221弄12号(原辣斐德路成裕里)。1920年8月,陈望道所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这里首印。2020年起,又新印刷所旧址修缮保护,同年10月完成旧址建筑平移并就位新址。“七一”前夕,“永恒的灯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又新印刷所旧址史迹陈列对公众开放。

在又新旧址展馆,魔墙查询、原文摹写、音频收听、多语种朗读……一样样新科技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与弘扬。

最让孙永录惊喜的,是纪念馆二楼的原文摹写,毛笔字竟然可以这样写!方桌上,红木笔架、青瓷笔洗、羊毫毛笔,都很寻常,魔幻的是,桌面上的电子屏幕,触摸一下,就会出现《共产党宣言》中的经典名句。拿起毛笔,在青瓷笔洗里蘸点清水,就像描红一样,摹写那些名句,一幅书法作品就呈现在方桌对面的白墙上……

孙永录惊奇之余,不由赞叹展馆设计匠心独具。写了字,还要去试试音频收听和多语种朗读。孙永录戴上耳机,念下一段话,点点墙上屏幕的播放键,就听见自己的声音回荡在展厅里——“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还有一件事,更让他大开眼界。来自苏州的收藏家蔡坤先生珍藏的175本不同语种、不同年代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真迹,也在这里跟观众们见面。展馆一面墙,幻化成大屏幕,滑动指尖,就能看到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在祥顺里住了几十年,眼看着不远处的成裕里完成旧改,眼看着又新印刷所旧址在一片二级旧里中被发掘出来、修缮保护,出落成一个新奇的红色旧址纪念馆,孙永录只想说,太神奇!

戴着纪念章参观“又新”,孙永录说,这是告别祥顺里最好的纪念——在这里,品味“真理的味道”,好滋味!

三 “骄傲裁缝”

剪出服装变迁史

7月,台风“烟花”要来了,弄堂口的裁缝摊终于收工了。

一周前,天气预报就送来了“风消息”,可老裁缝照旧在弄堂口出摊。为啥抓得这么紧?台风年年有,不稀奇,老裁缝在祥顺里的摊头,却要到头了,马上,他就要搬去闵行新家了。

王贤国,老裁缝,90岁这年,因为旧改征收,终于退休了。

从14岁在淮海路成衣店学徒,过去76年,他不知道什么叫休假。休息日?没有的,除非生病,不得不停下来。

第一回见面的时候,我问他:为啥一定要这么辛劳呢?

“为啥?一个裁缝,就要天天裁裁缝缝,不然,那还叫裁缝吗?”

老裁缝低头忙着手上的针线活,头也不抬。

跟老裁缝对话,有点困难。一来,他工作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二来,他身子骨蛮硬朗,个子不高很敦实,眼睛,就像所有老人精那样,亮亮的,只一样不好——耳朵有点背。

我站在弄堂口跟他说话。问话的,要大声,不太斯文。答话的,更大声,不太耐烦。可是,无论如何,这对话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他最后一次在祥顺里老摊头“答记者问”了。

王贤国的裁缝之路,从淮海路起步,然后,虹口、斜桥、陆家浜路,一直延伸到顺昌路祥顺里。过去40多年,他的裁缝摊,就守在祥顺里弄堂口。

老裁缝最初的专业是西装裁剪,后来嘛,大家需要穿啥他就做啥,中山装、大棉袄、喇叭裤、连衣裙、低腰裤……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头20年,上海市民服装变迁史,老裁缝一把剪刀从头到脚裁了个遍。这样的资历,不骄傲,都难。

骄傲的老裁缝,很老派,他的摊头靠着老房子的外墙,墙上最醒目位置,写着四个大字:只收现金。

“只收现金”对面墙上,是居委会的公告栏,各种通知,其中一项是——打疫苗请扫市民“健康云”。

手机,老裁缝有的,扫“健康云”,老裁缝会的。可是,收费,只要现金,没有理由。

收费模式够倔强,来找老裁缝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顺昌路上,没试过老裁缝针线手艺的,不多。

老裁缝说,样样手艺都有规律,做裁缝就要琢磨裁缝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手上无尺,心中有尺。

手上无尺,心中有尺。什么意思?

比方说,你站在老裁缝跟前,他打量几眼,就知道了你的衣裳尺寸,都说“量体裁衣”,到他这儿,不量体,照样裁衣。

不量体,也能裁衣,怎么做到的?用手、用心、用脑,几十年,练出来的嘛。

今年,要搬家了,也不用多带啥。只不过,那一套裁缝家什,要带着,用了几十年,留个纪念。这套家什,都是些最普通的工具,剪刀、针线、缝纫机、熨斗,一样名牌也没有,一个好裁缝,只要工具顺手,就够了。

不过,这些家什,往后也就只是纪念品了,工作了76年,老裁缝说,他要休息一下。

四 志愿服务

人搬走了情留下来

一盘棋,楚河汉界,拱卒走马,丢车保帅,好不热闹。要论老城厢的生活乐趣,弄堂口的棋摊,算一出。

棋摊,就在祥顺里弄堂口不远处。春夏秋冬,棋摊不散,台风一走,棋摊照旧。夏天太热,棋盘酣战,一圈人赤膊观战,就像老城厢常见的棋摊那样。

64岁的杨忠耀,不下棋,只看棋。这弄堂口的象棋摊,他看了三四十年了。3个月前,杨忠耀办完旧改征收交房手续,然后,搬到浦东的新家。可这棋摊,还是天天见。为啥呢?因为,棋摊没散,他也要天天到建四居委会来上班。虽说他早过了退休年龄,可做社区志愿者又不论年纪大小,想做志愿服务就不退休。

每天上午8点,他乘轨交8号线从浦东赶来祥顺里上班,下午5点下班。上班下班,只要不见大风大雨,就能见到棋摊。

都是谁在下棋呢?有弄堂里的,也有弄堂对面建国东路上的,还有旧改搬了家再专门回来下棋的,从徐家汇来的,从中山南路来的,都有。下棋的人,年长的过了90岁,年轻的也有60多岁了。棋迷扎推,这棋摊,也就好比老弄堂游戏的兴趣小组。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兴趣更能抓人的!

走进祥顺里,到居委会,路上转角,是葡萄架。每次走到这里,杨忠耀都会想起,7月,“烟花”来了,葡萄还没长成,台风过后,一架青绿安然无恙。8月,“灿都”来了,葡萄架空荡荡,旧改居民带着葡萄搬家了。迎战台风,老弄堂坚壁清野,一颗葡萄也没留给“灿都”——申城防汛防台的一贯风格,宁可“十防九空”,也要严阵以待。

日子过得快,转眼,重阳了,祥顺里,老邻居们都搬得差不多了。老邻居们揣着葡萄搬家,是念想;不散的棋摊,是念想;杨忠耀自己的念想,又是什么呢?天天回到祥顺里上班啊,退休了,也可以到居委会继续志愿服务嘛。

申城旧改,流行一句话:人搬走,情留下啦。就算祥顺里搬空了,居委会还在,还是要为居民服务的。重阳来了,居委会邀请老邻居们再回祥顺里坐坐,这是老弄堂的心意,也是大家的心愿。

重阳,重回百年祥顺里,远远看见人头攒动的棋摊,老邻居们笑了——人都在,到家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