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礼赞 剪剪西窗烛(油画) 红叶醉人 一九五一年上海学生的参干运动 摘瓜记 康泰心安得长寿 理想主义永远不会过时
第17版:夜光杯 2021-10-25

康泰心安得长寿

张广智

辛丑秋日,草木蔚然,层林尽染,正是申城好风景,养老院里菊花香。前些天,我导师的外孙小杨将重阳糕、牛奶和水果等礼品送至在养老院颐养天年的母亲那里,他的母亲名为耿治弇,是我1964年在复旦读研时耿淡如先生的长女,耿师乃是我国第一代世界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西方史学史学科建设的奠基人。

小杨与共和国同龄,72岁整,当入古稀之年了。前几年,我受学校之托,编纂《复旦百年经典文库·耿淡如卷》与之交往,并互通微信。说到他从养老院刚归,马上就由微信传我一张照片:只见耿老师(她退休前任中学语文教师)手捧鲜花,脸色慈祥,眼神里尤有光彩,左侧由护工拿着百岁生日贺匾。

我把这张照片和另外两张照片(2012年3月、今年4月与耿老师的合影)发至朋友圈,引语如下: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吾师耿淡如先生的长女耿治弇老师百岁华诞。九月二日的这张照片与九年前的留影、今年4月拍的照片相比较,她越活越年轻了,真有一点“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况味。最后,我倡议在朋友圈里做一个“游戏”,每个点赞的朋友以四字句“接龙”,祝贺耿老师生日快乐,此举得到了朋友们的热烈响应,我先贺之为“康泰心安”,接下来的是:笑口常开——相期于茶——安之若素——平安喜乐——安然清宁——长乐未央——永受嘉福——幸福安康……

我看着这三张照片,迅即回忆起另二张照片拍摄时的情景,历历在目:2012年3月17日我主编的《西方史学通史》(六卷本)在我校召开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时已91岁的耿老师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了这一消息,随之由小杨陪同,找到了寒舍,一进门,她目光炯炯地向我说道:“家父的遗愿由张教授实现了,多谢你呀!”临了我赠送给她老人家一套还散发出油墨芳香的《西方史学通史》。自此,她把这套书放在家里,常常摩挲,爱不释手。“由此,我妈记住了您的名字,常挂念在心中。”小杨如是说,我听后感慨万分,无以言表。

九年过去,我去敬老院探望耿老师。恰逢春日,怡人的春风,从窗外吹来,只见一位长者坐在椅子上用手略理一下疏发,随后从抽屉里拿出一枚放大镜,聚精会神地在看关于健康的文章……这位“长者”即是期颐之龄的耿老师。我生怕她遗忘,事先在纸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她用放大镜照了一下,顿时起身看着我,连声说:“张教授,张教授。”我连忙按住她坐下,手写放大认字,耳旁声亮讲话,沟通不是问题。期颐之岁,老人饮食起居当有人寸步不离服侍着,然百岁耿老师却说不。

“她日常生活硬要自理,老太太蛮要逞强的。”护工甲夸道。护工乙接着也说:“她对着镜子,梳头要拨弄半天。”“老师是书香门第出来的,自然有讲究。”我问:“民以食为天,老人家吃饭可好?”“可好呢,老太太能吃一碗饭。”两位护工阿姨齐声道。餐饮部师傅把今年她一周的菜单给我看,只见她点的菜是:酱汁鸭腿、酱爆鸡丁、烩三鲜、刀豆烧肉、油面筋塞肉、肉糜蒸蛋、菜肉圆子等。哦,我从这菜谱中,找到长寿秘诀了,那就是老人要多吃肉呀,由此也可见她那“安然清宁”(作家龚静贺词)的心态。我曾言:即便至耄耋之龄,只要与美好连绵,与乐观接应,也能继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以百岁耿治弇老师为例,然也。

又细细看着这三张照片,沉思良久,遐想不已。致敬前辈,并与这位百岁老人共享一丝绚丽,一份荣光,人生之福,莫此为甚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