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中央商场里看外滩百年变迁 上海成全球最爱学习城市之一 “非现场执法”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数字化管控”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 数字化转型,体验来驱动
第3版:要闻 2021-10-28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 上午表决通过——

“数字化管控”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姚丽萍)数字时代,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强化“数字化管控”,从源头防控安全风险,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今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

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数字化管控,实现源头治理,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是关键。

为此,条例第15条明确,市、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对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评估控制和监测,加强研究分析,完善风险防控信息交流和成果运用,强化综合管控和源头治理。其中,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评估控制和监测,都将借助“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融合赋能安全生产,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快速响应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实现预警信息及时发布。

同时,条例第21条特别提出,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对重大危险源监控异样情形进行提示、汇总和分析,作为采取后续监管措施的参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接入“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的生产经营单位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进行跟踪、分析。

数字化风险防控技术规范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如何依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事故隐患和监管执法等数据的交流共享和运用拓展?于是,以下数字化安全风险防控技术应用进入条例法定规范——

■加强感知设备建设规划和运用;

■实行在线监管、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和智能预警等非现场监管;

■利用电子标签等对危险化学品、液化气气瓶等进行识别和追溯;

■搭建预知研判模型,利用数字工具辨识安全风险、发现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并作为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和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

此外,本市鼓励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支持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管理数字化转型,扶持技术含量高、安全效用强、应用场景广的安全生产科技项目,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