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金点子  金果子 邻·聚里  面对面  零距离  心连心
第12/13版:上海人民建议征集 2021-11-18

邻·聚里 面对面 零距离 心连心

普陀区以居民群众“15分钟生活圈”为半径,常态化组织各级各部门赴“邻·聚里”片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面对面听取人民建议,全力开启吸纳群众声音的通道。同时,通过调研论证、协调督办、办理反馈等机制,用“零距离”的心连心,积极推动“金点子”落地,切实打通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社区基层、助力地区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市区联动

一键叫车点一点就出发

今年普陀区不少小区装上了“一键叫车”智慧屏,“刷刷脸”或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预约出租车,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极大的出行便利。但是目前覆盖点位集中在居住小区,常常发生“出门容易回家难”的情况,希望在医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加大设备投放,在高峰期提高响应速度,真正做到随时随地“一键叫车”。

建议人 周耀明

在“智慧屏”前站定,待自动识别人脸,只需2分钟左右,一辆出租车停在了普陀区梅岭支路85弄梅岭园小区门口。“真是太方便了,手指点一点,车子就来了。”居民汪光富对家门口的“一键叫车”是连连点赞,不仅不用手动输入上下车地址,在手机支付以外,平台还提供现金、交通卡等传统支付方式。记者在现场看到,屏幕上显示定位为“梅岭支路85弄小区”,叫车时无需输入任何终点信息,确认叫车后,系统将自动调度出租车前来。智慧屏加入了人脸识别功能,用户可以刷脸匹配支付宝数据库内的用户信息,完成呼叫。如果用户没有支付宝账号,也可直接在设备上输入手机号码。

“一键叫车”的金点子来自于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点的一次座谈会,普陀区人大代表蔡敬艳提出,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遭遇“打车难”,建议为他们留出一条“慢车道”。经过多次讨论,“一键叫车”的建议出炉。很快,就被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列为交通领域数字化转型重点课题。

今年6月,上海市出租车统一平台“申程出行”2.0版推出,“一键叫车”智慧屏走进各试点小区。作为普陀区首批试点的曹杨社区,已启用13个“一键叫车”点位:其中7个设置在居民小区,6个设置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公共客厅”片区、社区卫生中心等。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表示,目前针对建议人提出的点位不够多、早晚高峰响应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后续运营方将结合各街镇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区域增设一批点位。同时将不断扩展合作街镇数量,让“一键叫车”服务惠及更多居民。

本报记者 夏韵

曹杨新村街道

幸福饭堂“家门口的口福”

曹杨地区的居民要步行半小时以上到武宁片区食堂就餐,实在有点奔波。希望能就近开设食堂,方便附近居民就餐。

建议人 吴寿英

今年中秋节,曹杨新村街道人民城市客厅·桐柏片区“幸福饭堂”开张了!从吴阿姨提出建议到饭堂正式开张,用了不到8个月时间,切实解决了曹杨地区居民家门口的“吃饭”问题。

走进曹杨幸福饭堂·桐柏院,抬头可见菜品价目表。从早餐“四大金刚”到“上海炸猪排”“老上海双档”等,是舌尖上的“上海记忆”。点心、馄饨、面条、炒饭等,品种丰富、价格亲民,是家门口的“幸福味道”。

曹杨幸福饭堂·桐柏院位于小区内,与最近居民楼的距离不足3米。上班族可以在早上打包两个大肉包,开启一天忙碌的生活,晚上来份荤素搭配适宜的套餐,为辛勤劳作的一天画上圆满句号。老年人则可以在这里解决一日三餐,午后和三五好友在这聊天喝茶,接上孙辈后还能在亲子乐园里“老少同乐”。

桐柏院不大,但足够精致和温馨,就像家,不一定很大,但让人很舒适和惬意。从空间布局、配色装饰,到家具摆设、小品绿化等,无一不让人有一种“家”的亲近感。除了提供就餐服务外,室外还有一个营养花园,设有营养欢乐屋、滑梯、休闲椅、蔬菜种植区等。这个小而精的幸福饭堂不仅是一个就餐的好去处,更是一个全年龄段都能来体验的社区后花园。食堂的幸福氛围让曹杨地区的居民们纷纷赞不绝口,如今,不少社区居民都慕名前来,看一看、吃一吃、坐一坐。

截至目前,曹杨社区已开设多个社区食堂、助餐点,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便捷、安全的“舌尖上美食”。通过一系列升级改造项目,持续优化社区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为生活、工作在曹杨的老百姓,打造更加多元、更具特色的“家门口的幸福”。

本报记者 陆常青

长风新村街道

互联网+助力老房加梯

给多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成为“民心工程”,希望采用“互联网+梯”模式,研发小程序,在线上为居民提供加梯可行性分析及方案咨询,提升加梯效率。

建议人 郑聂平

对于风荷苑小区的居民来说,今年的幸福感大大提升。这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售后公房小区通过成片加梯工程,让1700户居民成为“有梯一族”,风荷苑也成为上海市签约加梯最多的小区。

加梯工作批量推进的背后,“互联网+梯”模式是“幕后功臣”,而这个模式正是源自郑聂平的一条建议。他注意到,多层住宅老旧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意愿很大,几乎成了老年人的“刚需”,但由于对加梯流程不了解,上门征询意见耗时繁琐,因而很难推进实施。若居民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查看自家楼栋加装电梯的难易程度、所预估的工程报价,再通过信息化手段签署电子征询单,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电梯加装意愿征询,是不是能为老房加梯“提速”?郑聂平把建议提交到长风新村街道,很快得到重视,街道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用网上加梯小程序,形成具有普陀特色的“加梯地图”工作模式。

在和街道的深入合作下,郑聂平带领团队对长风新村街道1077个既有多层住宅楼幢“摸家底”,完成了覆盖全街道的“五色加梯地图”,通过直观的颜色分类、地理标注,让街道居民了解自家楼栋的加梯条件。他还设计出微信小程序“梯虎电梯加装指南”,让小区居民更方便地了解政策,对于加梯相关费用、手续、技术等问题,还会有智能助手解答,帮助居委会更高效地推进居民意见征询等。

在长风新村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主任王雅萍看来,通过“互联网+梯”的科技赋能,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居民更加满意更有获得。除了线上小程序外,长风新村街道还把加梯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23个加梯服务分中心随时随地提供线下咨询服务。目前,长风新村街道已实现加装电梯完工、开工、签约134台。

本报记者 季晟祯

宜川路街道

苏河步道我的家我做主

苏州河两岸贯通,有1.69公里就在我们居住的中远两湾城小区。前期工程中,不少“金点子”已被采纳。今后,希望相关部门能不断完善提升“小细节”,让这段苏州河更加美丽。

建议人 林纯丰

中远两湾城是上海内环线以内最大的住宅小区,96个楼栋,11599户居民,小区内仅居委会就有4个。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恽梅说:“起初,居民们对苏州河两岸贯通有不少顾虑,我们主动上门、播放视频、广泛宣传,各部门多次现场答疑解惑、采纳意见建议,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漫步在小区沿河一带:秋风拂过,波光粼粼的河面泛起阵阵涟漪,几只水鸟展翅飞翔;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绿植,景色怡人。记者看到,健身步道上有不少居民正闲庭信步。恽梅讲,这段步道正是在听取民意后完善而成的。“大家提出,采用与小区整体风格统一的花岗岩材质的步道,比一般塑胶跑道更经久耐用。”

居民纪延卓告诉记者,步道改造前已多年失修,道路不平、绿植凌乱、各段分割;改造后,环境优美,绿植错落有序,增加了许多座椅。“现在,我跟老伴可以一路从江宁路桥走到彭越浦,这里就像花园一样漂亮!”

施工中,更多的建议都化为了现实。有居民提出,保留亲水平台、“蘑菇亭”等活动场地。施工后,灯光更柔和、层次感更强、公共场所更宽敞;有居民指出,空间硬隔离太呆板。施工方用绿化带隔开,还做成了“花境”;有居民希望,绿化能更具观赏性。施工方引进银杏、樱花、桂花、紫薇,一年四季“有树可看”。

宜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钱晓莉曾“驻点”小区2个多月,几乎天天忙到深夜,“我们收集了2000多条意见建议,对于每一条我们都非常重视。分析研判、分层分类、及时答复,就是要让‘金点子’结出惠及民生的‘金果子’。”

本报记者 徐驰

桃浦镇

园区巴士零投入解痛点

西北物流园位于轨交11号线两站之间,距离两个轨交站各约1.5公里。员工通勤不便,费时耗力,希望增加接驳车保障通勤。

建议人 郭玫

距离1.5公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步行二十多分钟吃不消,打车十多块钱不合算,公交候车半个小时等不起,通勤不便不仅困扰“上班族”,还成了企业招聘的“隐形坎”。云河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是西北物流园内的一家企业,一次次与相中的人才失之交臂,让办公室主任郭玫备感遗憾。

能否延长现有的1230路社区巴士?桃浦镇在积极牵头、协调对接中,首先想到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但调整公交线路,不仅需要市交通委批准,还面临早晚高峰社区居民和园区员工对社区巴士的不同需求。

而在镇政府、园区、企业、员工多方共商共治的平台上,1230路社区巴士运营方智讯客运公司也有机会道出自身运营的“痛点”:6辆巴士长期停放社会停车场,其中4辆新能源车需要充电,每月固定支出2万元,但场地不稳定、充电不可靠。园区员工通勤难的“堵点”,客运巴士停车充电难的“痛点”,在人民建议征集形成的共商共治平台中得以充分调查研究,多方取长补短、资源互补,合力寻求对策。最终,在镇政府牵头下,园区以闲置停车场地、充电桩资源置换客运企业提供短驳专车服务,双方盘活了现有资源,还不额外增加投入。

9月8日,园区短驳线开通,早晚高峰共8个班次,面向园区150家企业,2500多名员工免费提供服务。一条建议推动政府搭台推动企业间资源互换“零投入”,破除了企业间的信息壁垒,更好提升了政府对园区、园区对员工的“店小二”式服务。原本风里来雨里去步行近半小时的上班路,员工只需要出示专用乘车码,就可以免费乘坐短驳专车,10分钟换乘轨交线路。

本报记者 王军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