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屯溪老街(水彩) 红军走过的地方 “盲盒”的快乐 抹桐油 “贳酒” 心如初  情就在
第21版:夜光杯 2021-11-18

心如初 情就在

——有感于“夏令热线”

沈骏

《新民晚报》在全国地方晚报类中首屈一指。《新民晚报》创办历史悠久,发行量大,影响面广,着眼于“飞入寻常百姓家”,几十年来成为千家万户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必读,甚至将其视为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1993年开始由《新民晚报》创立的每年一(届)次“夏令热线”,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九届,深受广大市民百姓的欢迎和赞许。实践证明,任何事物只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就有其诞生存在的意义和发挥作用的价值,这也是一条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治理中,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民有所想,我有所应,是党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执政为民的基本要则。媒体报道、媒体评论、媒体监督,是党的监督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监督体系中所特有的舆论监督。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为什么要开通“夏令热线”呢?个人理解是,因为夏季高气温、雷暴雨、热环境和台风、汛期等对群众生活造成的问题,往往是易发、多发和频发的季节,群众季节性生活中的急、难、愁事宜都切望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是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的检验和测评。由此及彼,也更希望通过“夏令热线”的活动模式来带动在其他时令季节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多、更快、更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实际问题、切身利益问题,真正实现城市管理在每年各季节、全周期的循环运行中,安全高效、平稳有序,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高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在市政府工作时,有幸先后参加了五届“夏令热线”的开播,深深地感受到群众的热情和期待,深深地从民意中了解到城市管理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也深深地启迪自己树立如何从实际出发,从细节着手,以解决问题为评判标准,以制度安排为长治目标的工作理念。从2013年初离开市政府的领导岗位,至今已近九年了,回忆那时片刻,犹如近在眼前。

日前,尽情地翻阅那些年夏季、留有岁月痕迹的《新民晚报》,感慨万千。幕幕历史情景再次映入眼帘,灌注脑海。这既是一种自我再教育,又有那么一种“一届接着一届”承前启后的意义。

综观历史,城市形成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近几十年上海城市日新月异地超速发展,更是在党领导下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人民城市必然为了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渗透到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入研发,全面推进和广泛应用,为城市健康发展和风险防范所进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都将为城市管理手段、措施和便民、利民服务进一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必须十分清楚地明白,现代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的发展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就是如何通过城市的高效治理来规避、防范和管控城市运行中各类风险,这在当今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搞好城市治理,造福人民群众,首要因素是人、关健在于各级各类管理者,基础是全民的动员和响应,这在任何时候始终不会改变。时刻牢记“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要求,切实立足于“城市精神引领”和“文明素养提升”来优化软环境,夯实法制治理基本模式,举办类似“夏令热线”等多种多样形式社会载体,那么城市治理中的一些顽症,尤其是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全能够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通过科学的、有责任担当的方式和方法去应对、去破解,城市风险管控水平也将随之不断地攀上新台阶。

心如初,情就在。作为城市管理者队伍曾经的一员,衷心感谢《新民晚报》一直以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从多角度所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昔日情谊难忘,往事记忆永存。喜欢《新民晚报》,喜欢《新民晚报》举办的“夏令热线”。始终坚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