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用活”红色资源育人 破茧 五个新城,能否成为“无废城区”? 接到来信现场察看打通交通瓶颈 平均工资超13万,技能高工资高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12-02

接到来信现场察看打通交通瓶颈

虹口区征集到人民建议132条 近七成落到实处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钢 记者 袁玮)虹口区把征集人民建议作为倾听民声、把握民情、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让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建设。记者今天从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区先后征集到人民建议132条,已有近七成落到实处,“金点子”结出了“金果子”。

经常开车经过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路口的市民刘千荣,发现这一连接内环高架、逸仙路高架以及中环高架的重要路段,常常拥堵不堪,便向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建议:是否可以增加一条机动车道以缓解拥堵。

工作人员专程到现场察看了解,并将此建议反馈给虹口交警部门。交警部门非常重视,多次和征集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倾听群众意见,现场办公拿出缓解拥堵的方案。决定向较宽的“非机动车道”和“机非隔离墩”要空间,将中山北一路(逸仙路下匝道——广灵四路路段)原机非隔离墩铲除,改为机非隔离栏设置,并缩减非机动车道宽度,使原本路段5根机动车道变为6根,从而改变原先的交通瓶颈问题。

同时,交警部门对中山北一路左转进中山北二路高架立柱下的“隔离岛”“腾笼换鸟”,通过削减30厘米的“隔离岛”侧石,为路口东向出口“由二变三”腾出空间。然后,重新漆画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转弯处车道,形成“三对三”,与中山北一路北向东左转弯车道相互衔接,避免左转车辆在路口内变道造成冲突点,既消除隐患,又提高了约50%的路口通过量。

虹口区北外滩滨江有一个总面积达到13.6万平方米的“都市绿肺”,一路漫行,可以看到由林下灌木构成的幽静空间、千姿百态的植物视线廊道、缤纷悦目的彩色花带,大片的草坪敞开怀抱让市民放松心情。家住北外滩滨江附近的市民祝良华建议,在滨江大道绿化带内设置植物铭牌,相应记载该植物的中英文名称,同时以二维码形式标记在铭牌上,市民通过手机扫描后即可详细了解该植物的中英文名称、学名、科属及生态习性等信息。

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立即赶到滨江绿地实地调研,在充分调研论证后送交有关部门。虹口区绿容部门接到建议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植物调研、制作铭牌等。虹口区绿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外滩滨江绿地原有植物铭牌12块,根据市民建议新增投放180块。未来,这一地段将再新增200块植物铭牌,同时更新25个常规草花品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