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近160岁当铺飘出解忧书香 千年础石托起闹市古寺
第14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2-01-05

近160岁当铺飘出解忧书香

松江区的中山西路368号,坐落着一栋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最外侧的屏风墙上,一个大大的繁体“当”字被圆圈圈住,是明清典型的当铺标志。这里曾是松江古城仓城内唯一一家当铺——徐氏当铺,拥有近160年的历史,如今化身“中国旅游书店”跨塘乘月书苑,往来其间的不再是珠宝钱财,而是为人们“解忧”的一缕书香。

近160岁的老宅 停住时光

临街的门厅,是书苑主要的阅读区域,透过透明的落地玻璃墙,内里几排米黄色的木质书架一览无余。步入院落,移步换景,三进七开间的建筑在眼前徐徐展开。后二进是硬山顶形式的当铺楼、库楼和宅楼,整栋建筑完好无损、古色古香,仿佛近160年的时光从未在这里流动。

书苑负责人李伟峰介绍:“2016年,区里曾对徐氏当铺进行修缮。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建筑按照原有的结构,采用榫卯工艺修缮,整个横梁和木柱没有用一颗钉子,再加上传统工艺铺就的庭院石板路和瓦砾,让人几乎看不出修过的痕迹。”

虽然已经从当铺变身为书苑,但当铺的一些特色却依然保留了下来,中间一进的最大一间厅堂里,木质栅栏将高高的柜台与游客隔开,只留几个小小的窗口(见右上图 记者 王凯 摄),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清代典当行的场景。

在后花园,连廊延伸出来的半亭,与石块垫高的一个小平台无缝连接,乍一看只是花园一景,仔细瞧却是一方小舞台的结构。“不用时看不出‘违和感’,在举办读书会、音乐会时就派得上用场了。”李伟峰介绍。连花园里栽种的紫薇,他也配合老宅的“年纪”,“淘”来了一棵200多年的古藤,“既然是历史建筑,就要尽可能留住完整的历史感。”

“解忧典当行”留住文脉

徐氏当铺是松江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古代当铺建筑,始建于清代中期。当时,松江分为府城和仓城。“苏松赋税半天下”,位于秀野桥西到祭江亭的仓城,是松江运粮的“漕运”源头,也是名声赫赫的“天下粮仓”。徐氏当铺门前的中山西路与市河平行,全长1500米,是历史上松江古城“十里长街”的西段。街上的徐氏当铺,是松江古城内先后开设的29家典当行之一,也是秀野桥以西的唯一一家,因其总面积1745平方米的巨大规模以及雄厚的商业实力而闻名。

李伟峰说:“典当行是帮人们抵押宝贝、换取金钱,暂解燃眉之急的。现在,我们既希望让这座历史建筑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也想保留典当和‘解忧’的历史功能。”于是,书苑开设了“典当”服务,接收的却不是普通物品。大学生们可以将创新、创业的点子带来展示,来阅读的小朋友也能把自己的作文或者绘画作品留在这里,大家还能把自己读完的书捐赠出来,换取积分。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书籍,也能换些咖啡、茶饮,以及心理咨询服务、活动体验机会等。

这间“中国旅游书店”,是松江区文旅局与中国旅游出版社合力打造的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初步尝试,也是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新亮点。它与中山西路上矗立着的杜氏雕花楼、松江布展示馆、张氏米行、张明艺术馆、思鲈园等历史建筑一同守护着上海历史文化发祥地——松江的文脉。李伟峰表示:“书苑的名字也是来自松江二十四景之一‘跨塘乘月’,我希望它能成为带人们认识松江、认识上海的一处宝地。”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