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一起看戏去 告别“活兰贞、神秀英” 上海这本“演出月历”你喜欢吗
第14版:文体新闻 2022-01-11

告别“活兰贞、神秀英”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逝世,享年92岁

她是银幕上第一个“凤辣子”,也是《盘夫索夫》《碧玉簪》里的“活兰贞、神秀英”,昨天,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金派创始人金采风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2岁。

金采风(见右图)原名金翠凤,祖籍浙江省鄞县,1929年11月生于上海,1946年考入雪声剧团训练班,工小生。后来,金采风转东山越艺社改演旦角,与吕瑞英、丁赛君,被称为“东山”的三鼎甲。1951年夏她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团,1955年随团进入新建的上海越剧院。

金采风以闺门旦应工,兼擅花旦。她的唱腔继承袁(雪芬)派,并吸收有施银花、傅全香的音腔成分、同时也吸收了范瑞娟唱腔的醇厚,融会贯通,自成一格,被公认为“金派”。

1962年,金采风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成功地塑造了王熙凤一角。1963年她主演的《碧玉簪》被摄制成电影。1978年她在越剧电影《祥林嫂》中扮演青年祥林嫂。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她又参与主演了戏曲电视片《西厢记》《汉文皇后》等。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金采风退休后仍继续发光发热,培养后辈。她的《碧玉簪·三盖衣》《盘夫索夫·盘夫》入选2017年度“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各类非遗项目的抢救记录,助力越剧艺术活态传承。2021年,金采风的女儿为她领取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金派弟子樊婷婷2001年进入上越,一直在老师金采风的悉心指点下传承金派剧目。“老师与我讲的永远都是关于越剧的话题。”樊婷婷回忆,老师在生活中是个很简单的人,越剧艺术是她的全部。因为疫情关系,医院不能探望,樊婷婷也很久没有见老师了。在她创作《山海情深》的这段时间里,樊婷婷通过金采风的女儿把《山海情深》的剧本送到医院,还把唱腔录音录好给老师听,造型照给老师看。金采风提出,一切从人物出发,唱腔要唱好,服装再时尚一些,鼓励她胆子再大一点。当听到演出效果还不错的时候,金采风非常高兴,特地祝贺并嘱咐学生,要继续研究探索人物,艺无止境。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