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上海一张新名片。未来将继续快速发展,上海市经信委透露,根据《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
政策还明确,从明年起,对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纯电动车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未来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由此,市场对充电桩未来将有更大需求。因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较长,不需要在家里装充电桩,和汽油车加油一样,通过公用充电桩解决。上海的充电桩建设力度大,目前总体能够满足充电需求,“里程焦虑”矛盾并不突出。但是,纯电动车充电时间比较长,充满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且,遇到冬天等情况充电时间会拉长,像丁香国际商业中心特斯拉充电桩多达50个,但充电车辆多的时候,充电时间会拉长,一个充电桩上2把充电枪同时使用,充电时间也会拉长。如果未来纯电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那么,不排除出现充电排队现象,需要未雨绸缪,一方面提高充电技术,缩短充电时间;另一方面,充电桩的建设还要继续下去。
充电服务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比如,目前充电桩运营企业众多,造成充电App太多太杂,也是让不少新能源车主头疼的问题。
“为了充电装了太多的App,很多只是用一次以后都不记得装过,而且平台大多采取先充值再充电的结算模式,充了用不完也不记得,多了不少糊涂账。”霍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前不久收到的一条短信,这家运营商近期要平台迁移,请客户在微信小程序上发起退款申请。霍先生表示如果不是短信提醒,自己压根记不起来在这个账户里存过钱。
霍先生希望运营商能多开通小程序或者支付宝接口,另外将这种先充值再付款的模式变为先充电后结算,消费者可以省事不少。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成长中的烦恼不可避免,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服务水平提高,相信新能源车的体验会进一步改善,使得新能源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