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广告 为救机上病人航班紧急返航 宝宝为啥总要抱 观察昆虫  亲近自然 不挑不拣,基本上能找到合适工作 上海公园名录新增94个“成员” “实物年货”丰富“数字年货”多彩
第6版:上海新闻 2022-01-11

宝宝为啥总要抱

王蔚

会走路的宝宝,在家里跑个不停、跳个不停,一出门却非要大人抱在手上,还特别爱骑在爸爸的肩膀上,一放下来就闹个不停。这样的场景常常令父母恼怒。一些“吼妈”还会因宝宝不抱就不走而当街开骂,最狠的话就是“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宝宝出门就要抱。以前一直以为是孩子娇生惯养,小小年纪就懂得贪图享受,吃不了一点苦。还有的人觉得是因为孩子需要有安全感,被抱着时,感受到自己亲人的气息才放心。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原因。最近翻阅一本国外幼教专家的专著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错怪了宝宝。

在大街上,宝宝不愿走路,要父母抱在手上,竟然是“大腿森林”在作祟。所谓“大腿森林”就是矮小的宝宝独自在地上行走时,他们的视野里是见不到风景的,看到的只有一条条匆匆而过的成年人的大腿,这让他们的心情很郁闷,如同在森林里穿梭,不是漫无边际就是晕头转向。一旦被父母抱得高高的,他们的视野就与成年人一样开阔,会用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形形色色的人和奇妙绚丽的世界,内心也会豁然开朗。

孩子是最喜形于色的。你不让他们放眼周遭,一出门就逼着他们身陷“大腿森林”的迷茫中,他们自然要提出抗议,最好的表达方式自然就是要求被抱着。可惜,很多家长不懂这个幼童心理学。

都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但生活中往往并非如此。要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出色”,要么“癞痢头儿子自家好”。给自家娃一个准确定位,真的很难,有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今年元旦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了家庭教育应当符合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老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孩子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智力、体力、性格也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别人家的孩子永远只可能是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只会自寻烦恼,鸡犬不宁。

连宝宝都知道要与大人的视线平行,父母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平等地与孩子交心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