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玲
“口罩虽小,作用挺大。戴上口罩,啥都不怕”,网友的评论是针对朋友圈一条消息:疾控做流调时都看监控回放,和密接在同一空间接触,没戴口罩就是次密,集中隔离14天;戴口罩就是高筛,2+12天管理。针对消息,记者采访疾控专家时被告知:密接、次密接的判定中,口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两年的疫情,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很辛苦,一种防控疲倦感时时跑出来困扰大家。同时,上海疫情零星散发,一有疫情就得到专业、高效的“围剿”,市民也不再将过上正常生活当成一种奢侈,“松懈感”油然而生,有些人甚至连科学规范戴口罩都不认真做了。
口罩要么不戴,要么不好好戴,这恐怕才最可怕。这次的愚园路228号奶茶店3人感染,流调人员看监控急得拍大腿,惋惜又生气:有人觉得店里太热,摘了口罩;有人进店时明明口罩戴得好好的,出店时口罩不知去向;有人拿到奶茶后突然拉下口罩,插上吸管直接吸了两口;还有两位顾客在店里是戴口罩的,点完单出去溜达了一圈,再回来取奶茶,口罩神奇地“消失”了……这既加大了“密接”者的发病风险,同时也几何倍数地加大了流调人员的工作量。
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公共场所一定要科学佩戴口罩,降低疫病中招的风险等级,防止“人传人”;更换、脱卸口罩要科学时注意防止用手接触口罩外表面,摘脱口罩后要及时洗手或消毒,防止“物传人”;单位同事面对面交流,一定要戴口罩,不能因为是“自己人”,就觉得是安全的,“人防人”的意识和自觉,在密闭工作环境中很需要。从事外卖送单等服务行业的人员,更是要规范戴口罩,防止传播和感染疾病。
配合防疫,人人有责,近日深圳有一女子进入超市时不戴口罩,工作人员提醒也不理会,强行进入超市,被阻拦后语出惊人,称有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结果被公安人员拘留。上海已检出奥密克戎,这种传染性更强的毒株,怎容得防控松懈,诸多防控措施都须认真落实,在当下,戴口罩不是小事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