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没有不作为的理由 只有不懈努力的人生 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决议 经济发展喜人 防疫众志成城
第4版:要闻 2022-01-24

没有不作为的理由 只有不懈努力的人生

赵红玲

新华社客户端以三个“了不起”为标题,报道了视障女孩朱苓君的励志故事。今年,她成功保研至复旦大学,因为,她从不觉得视力障碍是自己可以不作为的理由,相信通过努力能看到全世界。也就在这几天,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金晓宇通过“翻译”点亮自己人生的故事,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金晓宇六岁那年,被邻居孩子的玩具枪打瞎一只眼睛。

笔者注意到,关于金晓宇的报道,有媒体用了“弱势群体”这一语汇,或许希望公众在关注和盛赞金晓宇翻译成绩的同时,不要因“喜感”忽略金氏父子生活的艰辛和悲情。只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看待“金晓宇”们或许可以有另外的视角。

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关键,永远是“内因”。分析金晓宇的日常,他为了有好的体力翻译,每天坚持一小时走三公里路,试问健康人能轻易做得到这份“坚持”吗?

金晓宇通晓德语、日语、英语,他学一门外语,至少要读二十本原版小说;他十年间翻译十七本书,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他累计翻译600余万字,而他领的稿费是千字60元……试问健康人能轻易就达到这样的成就吗?又有这份坚持和隐忍吗?

实质上,金晓宇过着一种知识分子的生活,读书、写作,他的骨子里继承了父母亲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些品质,希望体面、温和、平静、坚韧、持守。

并非衣着光鲜住所华贵就是高贵,高贵永远都是一种精神品质。就像金晓宇用“纸寿千年”四个字,描述自己翻译工作的成就感——人的生命有限,但著作留下来,可以流传千年,这是一种精神追求。

面对困境不曾躺平,而是选择努力和奋斗。朱苓君的成功,和金晓宇一样,在于她和她的父母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小朱先天失明,四个月大时接受手术,恢复一些光感和模糊残影。由于家乡没有盲校,父母轮流放弃家乡的工作,辗转来到上海求职,让她能够在盲校学习。她在小学、中学都表现优异,期间还曾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长、主持广播台和电视台工作、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光荣称号。

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是朱苓君人生的一个“坎”,但她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迈了过去。2018年7月,她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大学没有专门的盲文教科书、图书,她在老师、同学帮助下以十倍的努力学习。在已修读的37门课程中,17门课程绩点为4,平均绩点达到3.65/4,连续三年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2019年,经学校选拔,朱苓君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学习,根据要求,她应修读三门全英文课程,朱苓君主动加修了两门课程,并以优异成绩结业。

“我要成为别人的光亮。”朱苓君对于未来有设想,她想为视障人群做公益事业。生活中总有人会碰到困境,但有的家庭会集体拒绝命运的安排,他们不曾躺平,相信奋斗、一起努力,所以活成了别人眼中的“光”、社会的“光”。正如金晓宇的父亲金性勇所言:“心里老是不平静,老是觉得吃亏,就要犯错,就很危险。”

无论昨天发生了什么,没有不作为的理由,只有不懈努力的人生。于朱苓君、金晓宇和他们的家庭是这样,于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