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知识焦虑症 壬寅大吉(剪纸) 王文娟树立的两座丰碑 别让古镇千篇一律 下雪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2-01-30

王文娟树立的两座丰碑

张可驹

身为越剧艺术的大宗师,王文娟开创了一个流派。但她的影响,远非局限于“王派”,而是推动整个剧种大踏步地前进。越剧的人气毋庸置疑,艺术价值却有过长久的争议。如果说,昆曲《十五贯》是一个戏救活一个剧种,那么越剧《红楼梦》的出现,就可说是彻底奠定越剧艺术崇高地位的标志。

整出戏成功的核心,正是在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身上。这么说并非忽视徐玉兰的宝玉的成就,而是林黛玉这个人物,真的太难扮演了。在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外表下,隐藏着“鳌背三山独立名”的才情与傲质,这样一位千古才女,常被一味弱化、小化地表演。

无论唱腔设计,做功舞蹈,还是一种更为综合的艺术表现,大宗师所呈现的,不止是一时之登峰造极。她将这样的境界刻入历史,通过自己的影音资料,也通过王派表现该角色的程式与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在戏曲舞台上为黛玉开出一片净土。对王文娟本人来说,历经《追鱼》《春香传》《则天皇帝》等剧登上高峰,复由《红楼梦》而至极顶,可说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发展历程最理想的实践。

然而,之后是那十年,越剧《红楼梦》电影版被封。解封后,王文娟荣登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女演员——在那个人均收入几十元的时代,这部电影的票房超过两亿元!这是后世哪位演员可以相比的吗?可艺术规律的另一面,往往也指向了盛极而衰。到达这样的巅峰之后,一位表演艺术家要如何发展?这是一个极严峻的问题。王文娟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降的演出,既有《西园记》这样古典风格的艺术精品,也有《忠魂曲》这样的革命现代戏的尝试。但若选择一部集大成者,一部堪与《红楼梦》并列的代表作,那就非《孟丽君》莫属。对一位越剧旦角演员来说,孟丽君这个人物有着高度的复杂性,人们常说该剧大量融合小生的表演,其实还不止于此。

袁雪芬有名言,昆曲是越剧的“奶妈”。越剧小生的划分没有昆曲复杂,但孟丽君一方面女扮男装而中功名,几乎通篇以小生的面目出现;另一方面,人物一路官至宰相的定位,又使之迥异于才子佳人式的小生形象。或许,倒是昆曲小生中的大冠生(扮演地位极高的人物或仙人)的定位与之相近。王文娟在唱腔设计,歌唱的细节修饰,以及做功、表情方面的成就,其核心在于:不脱离原作浪漫主义幻想的背景对人物的唯美化处理,同时围绕她独特的身份,做出最细致、到位的把握。“塑造”隐藏于人物之中。

对越剧这个年轻的剧种而言,演出孟丽君的故事算得历史悠久。近40年中,却主要还是通过王派的表演,让这个人物作为丰碑耸立在舞台上。对一位戏曲演员来说,“象”——他/她塑造的人物是否具有一种气象、境界,是一个崇高的衡量标准。拍摄电视剧版《孟丽君》时,王文娟已至艺术生命的尾声,却正是在人物的气象中,留下自己重归巅峰的不朽光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