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江春入旧年 (剪纸) 大妈的世界 大年夜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吃的是饭菜,求的是团圆
第14版:夜光杯 2022-01-31

吃的是饭菜,求的是团圆

书同

光阴的脚步踏进腊月,年夜饭就越来越近了。这是全家年终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母亲最犯愁的一件事。

我家人口最集中的时候,有八人,就是父母和我们兄弟姊妹六个,一张八仙桌刚好坐满。但这样的“八人组合”,时间并不长,小弟出生刚一年,大姐就出嫁了,后来十几年都是“七人组合”的年夜饭。直到我的小家庭成立,又添了一个小宝贝,一度又恢复到祖孙三代的八人规模。但再后来,弟弟妹妹参军的参军、外出就业的就业、出嫁的出嫁、孩子外出读书的读书,年夜饭又降为六人直至五人四人的组合,已不复年夜饭的味道。有一年,竟然只有我一人回去陪老父老母吃年夜饭。那一顿年夜饭,吃的不是团圆,吃的都是伤感。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年夜饭差不多要提前十天做准备。先是做豆腐。提前一两天将黄豆泡好,然后借一盘磨子回来,母亲掌磨喂豆,父亲或者姐姐推磨。小孩子的我,不知道推磨的辛苦,看见磨子转一圈,母亲喂一勺豆,一圈一勺很有节奏,觉得很好玩。母亲累了,有时叫我也学着扶一回磨,她好歇一歇。可是磨子转圈,我却不能正好将豆子添到磨眼里,一添就添到磨眼外面去了。母亲心疼地看着我,难得地笑了。

接着要起鱼塘。没有鱼塘可起的年份,要提前找人家预定几条家鱼、鲤鱼、鲫鱼。鲫鱼是万万不能少的,请祖宗要用。

接着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卤猪头、猪蹄、猪大肠、咸鹅,炸圆子、炸豆腐果子,满屋飘荡着咸鲜的香气。

到了腊月二十九,年夜饭迫在眉睫,要杀鸡剖鱼,提前将一些卤菜、素菜做好。

年夜饭的时间各家不同。除夕大清早就有人开始放爆竹,表示这家要吃年夜饭了。我家不同,母亲是湖北佬,年夜饭基本要到十二点后。早上母亲就开始忙着做菜,父亲会给母亲作帮手,他主要是负责一个“炉子”,就是大家说的“锅子”,一般就是炖一只老母鸡,将一只钢精锅放在木柴火炉上,后来也放在煤球炉上,小火慢慢炖。母亲虔诚地将三荤三素做好,红烧肉,红烧鲫鱼,煎鸡蛋,煎得两面黄的豆腐,其他两种素菜,一小碗一小碗地盛着。等年夜饭全部做好,父亲会用篮子将六碗菜和茶饭提着,带上一些纸钱香火,到门口空旷的地方去“请祖宗”。

祖宗请过了,就是年夜饭了。一家老小围坐一圈,心里都明白,这就是过年。过年过年,团团圆圆。这一桌丰盛的菜肴,平时是绝对没有的,一年中只有这一次。一碗新鲜红烧肉,一碗卤煮咸猪头肉,一碗卤煮咸鹅,两碗鱼,一条家鱼一条鲤鱼,一碗红烧鸡,一碗油煎豆腐,一碗圆子,一碗肉丝炒芹菜,一碗圆切藕片。桌子中央,放着“炉子”,里面加一点山芋粉条,几片青菜叶子。除了鲤鱼是“看菜”,要端进端出端到正月十五,其他的都可以吃。我家没有喝酒的习惯,年夜饭上来就是吃饭。看见小弟搛了一块肉,母亲笑呵呵地说:“吃肉好,长得狗头狗脑。”看见大弟搛了一块鱼,又说:“吃鱼吃鱼,年年有余。”她还要求大家要吃芹菜,吃了芹菜,勤勤快快;要吃藕,藕是通心的,吃了聪明;又要大家吃粉丝,吃了粉丝,和和气气。吃得差不多了,母亲还要叮嘱:每个人一定要吃几片青菜,寓意清清洁洁,四季平安;每个人都要吃一个圆子,表示顺顺利利,团团圆圆。

贫困年代,年夜饭是难得的物质大餐,但在大人小孩的心中,更明白这是一顿精神大餐。

吃的是饭菜,求的是团圆。每个子女都吃到了平安祝福,才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