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辛苦并快乐着 14年 奥运见证她的重生
第12版:新冬奥/北京冬奥会特别报道 2022-02-09

14年 奥运见证她的重生

“双奥”残疾志愿者李楠的故事

二〇〇八年,李楠(二排右二)作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接待了许多中外运动员

二〇二二年,李楠又一次作为志愿者为冬奥会服务

李楠(右二)与志愿者同事们在站点工作

18年前,一场车祸让她高位截瘫,终身要与轮椅相伴。但身体遭遇的意外,残疾带来的不便,却始终没有磨灭她心中埋藏多年的奥运梦。

如今,北京冬奥会开幕,她又如2008年时一样,成了一位奥运城市志愿者,她叫李楠。她说:“北京是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能成为双奥之城的见证者和志愿者,我觉得非常幸运和自豪。”

意外

李楠和奥运的缘分,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2001年,李楠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担任团委书记,那年夏天,有着“小奥运”之称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她带着学生在暑期为大运会做志愿服务,那时她就许下一个愿望,在家门口当奥运会志愿者。

但是2003年1月,一场车祸改变了这个不满26岁女孩的命运。那天李楠外出开会,她乘坐的汽车走错了路,驶上一处无人驻守的铁道路口——汽车意外与火车相撞,猛烈的撞击将她抛出车窗外十几米远。李楠被诊断为胸椎爆裂性骨折,完全性脊髓损伤导致高位截瘫,终身要与轮椅相伴。当时家人还不敢告诉李楠这个残酷的事实,她还乐观地以为自己在病床上躺三四个月就好了。

两个月的抢救治疗结束后,李楠被转院进行康复治疗。进入康复中心的第一天,她看到一位大姐被护工推到病床旁边,再被抵住膝盖从轮椅上抱起来,然后用背包带一圈一圈地捆住保持站立姿势。那位大姐看见李楠,还安慰她说:“妹妹,你别着急,以后你也要这样锻炼站立。”刹那间,李楠蒙了,泪如雨下,她意识到,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

坚强

命运残酷的打击,并没有让李楠失去对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不但没有错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届奥运会还让她获得重生。

在李楠出院不久,离家不算太远的望京街道的一位朋友邀请她加入街道里的温馨家园,成为一名志愿者。温馨家园是北京市残联在各个街道建立的综合性服务阵地,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活动等服务,当时望京街道的温馨家园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示范型场所。一番思量和挣扎之后,李楠接受了邀请,担任温馨家园中的志愿者和对外接待讲解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望京街道的温馨家园接待了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位中外运动员。“受伤后,我以为自己一定会错过奥运会,但是没想到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用另一种身份参与了奥运志愿服务。”李楠动情地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被誉为“最美志愿者”的李楠坐着轮椅出入于众多残疾人中间,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而残奥会赛场上那一个个拼搏的身影、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也震撼着她的心灵。通过奥运志愿服务,李楠也深有感触,每一位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同我一样后天遭遇不幸。但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重新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

温暖

2019年12月5日,北京冬奥组委官网发布志愿者全球招募公告,当天在报名通道开启之前,李楠就坐在电脑前面一直刷屏,通道开启以后第一时间报名,后来她得知,自己成为北京冬奥会第一个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

北京冬奥会2月4日才正式开幕,但是李楠从1月15日就开始奥运志愿服务工作了,要一直延续到3月13日。她家距离志愿服务站有两公里多,李楠每次都是穿上厚厚的棉衣,再花20分钟时间自己坐着电动轮椅赶过去。“高位截瘫的人在户外做志愿服务时,需要做好下身的保暖,防止因为下肢没有知觉而被冻伤。”李楠说,天气冷时自己会特别注意保暖,“别的志愿者冷了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我没法活动,冷的话就只有穿得更厚一些。”

身为残疾人士,李楠在志愿服务中面临着种种健全者想不到的困难。因为高位截瘫,她需要全天穿尿不湿,而为了防止来不及更换尿不湿,她每次出门前都要计算好导尿和代谢时间——为了不麻烦别人,她常常一整天不喝水,回到家再补充水分。

此外,久坐会导致李楠下半身长时间血液不流通,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她总是忘记做减压活动,晚上回家后双脚常常肿胀不堪。即便面临着种种困难,李楠并没有放弃。她开玩笑地说,自己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时间都在想着志愿工作。

从2008北京夏奥到2022北京冬奥,李楠说自己从不自信到自信,从受助者到自助者再到助人者,14年来收获满满。“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奥运,成为双奥之城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真的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她说,能够共享平等参与的机遇和权益,也是奥运精神的一部分,“我觉得北京冬奥会的口号特别好,一起向未来,不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不论是志愿者还是每一个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在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做着贡献。在志愿服务中,我能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温暖,也愿意把这种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特派记者 李元春(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