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华
春节刚过,上海各区“硬发展”的重大工程纷纷上马,家门口的“暖心工程”润泽民生。
在浦东高行镇,20个重大工程和20项民生工程集中启动,其中东沟一村、东沟二村、迎亭公寓等老旧小区电梯加装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2022年将完成20个门栋电梯加装。历时一年的等待,宝山区月浦镇新月福邸27号、37号的居民们终于迎来了虎年喜事,加装的电梯正式投入使用。
近年来,“悬空老人”们的好消息接踵而至。2021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任务: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0台。今年上海两会传来消息,实际完成的“作业量”大大超额,过去一年,上海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579台,“是此前10年加梯总数的3倍”。2022年,上海将“一根钉子钉到底”,提出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2000台的新目标。
2000台,意味着加装电梯实现从“零”到“千”突破后,原来的“盆景”正向“苗圃”快速复制推广。对于许多没有电梯的“老房”居民而言,数字固然令人振奋,幸福能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才是实实在在的美梦成真。
众所周知,加装电梯的头号“拦路虎”——人心不齐。在高行镇的今年新计划中,笔者注意到一个“老面孔”——东沟二村,就是这个社区,去年有4台加装电梯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完工。今年,东沟二村和毗邻的东沟一村双双上榜,让人不免好奇,莫非加装电梯也会“传染”?事实上,加装电梯成功的受益方不仅是一个楼栋,“榜样”的力量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有的低楼层居民觉得没好处,还会产生噪音、影响采光等弊端,坚决反对。上海市已经将加装电梯通过比例放宽、不再“一票否决”。但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加装电梯顺利,多数小区还是争取居民全部同意、至少不反对。东沟二村等小区加装电梯成功后,附近的居民纷纷来“取经”。人们惊喜地发现,电梯采用“嫁接式”等,楼道更宽敞清爽了、采光也不受影响,一楼居民听到的噪音也比想象中小得多。眼见为实,让许多居民放下顾虑、纷纷效尤。
“拦路虎”之二:加梯费用。挨家挨户做通每个居民的思想工作,除了谈感情,钱也是绕不过的话题。曹路镇阳光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巾文发现了一个加梯的“秘诀”,对于老旧住房,不妨将加梯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新的政府实事项目相结合,合理安排建设费用和流程,让居民们节省费用、减少扰民,能起到“美丽家园”的叠加效果。有的部门加大“旧住房更新改造+加装电梯”统筹力度,出台统筹实施办法,管线搬迁、楼道整治补贴细则等,这些加装电梯的好政策不但要多向居民宣传,具体细化到每位居民的“账本”,还要维持政策的稳定性,让居民们不再观望,促进更多加梯成功。
“拦路虎”三:游兵散勇。加梯难,固然要居民积极共治、自治,自下而上的奔走,而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相当长一段时间,到底多少居民楼有条件加装电梯,每幢楼有意愿的居民比例多少,往往是笔“糊涂账”。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不是秀的,而是用的,要全方位赋能融入到老百姓的体验度、幸福感中去。落实到加装电梯,精细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可以起到由点及面,甚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浦东在全市率先形成加梯应用场景,轻松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获得包含加梯信息等内容,并表达加梯意愿;达到一定比例的居民区,有关部门将重点关注,加大支持力度。这样的“头雁”效应还应不断复制推广、落到实处,让更多居民感受到加梯的盼头。
加装电梯,每一个期盼的眼神背后,是众口难调也要调的执着;每一次成功的案例背后,总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财富。把“盆景”变为“苗圃”,甚至整片森林,方为惠民生、暖民心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