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篆刻 善德同行 对联 雪韵 一起向未来 四平科技公园琐记 南北深沟
第14版:夜光杯 2022-02-15

一起向未来

林紫

从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从14岁的跳水冠军全红婵,到18岁的滑雪天才谷爱凌——越来越多的00后孩子们,带着他们特有的纯净光芒开始闪耀在历史的天穹中,为一度陷入灰暗与压抑的后疫情时代重新注入了欣喜、热情与希望。

这份希望,就像冬奥开幕式最后雪花萦绕星星之火的唯美画面——与过往100年来的奥运点火仪式不同,这一次,没有磅礴的恢弘叙事,没有复杂的技巧铺排,有的,只是宁静之中保有热情之火的灵动,是用最简单的心去做最接近本质之事的通透。

这样的通透,却常常让习惯了复杂的大人们看不懂。“什么?这么简单?不可能吧?”大家总是一边质疑,一边主动脑补各种情节,直到事情看起来终于掉落在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范围内。

就像全红婵被质疑凭运气,谷爱凌被质疑为名利,因为质疑者从未像她们一样体验过热爱与梦想、专注与拼搏的痛快与美好,所以不相信世界上会有简单而纯粹的力量;也因为,质疑者习惯了言不由衷、表里不一,所以不相信孩子们最真实的话语。

然而,让孩子们熠熠生辉的,恰恰是合一与真实。当全红婵轻盈一跃、入水如鱼时,我看见的是她的心无杂念、身心合一;当谷爱凌说自己只有0.1%的天赋,支撑自己的是实实在在的“热爱”时,我听见的是她的真诚、努力以及“人间清醒”。00后的她们,即使不参加奥运、即使不拿金牌,也早已在自己或贫寒或优越的日常生活里、活出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置心一处、刻苦练习,不断拼搏、超越自我,向着“更快、更高、更强”而努力。最珍贵的是,她们都有自己心的目标,都在做自己、而不是活给别人看。

2021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奥林匹克格言原有的“更快,更高,更强”之上,再添加一项“更团结”,英语原文是:Faster,Higher,Stronger-Together.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这样解释:“我们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快、更高、更强。”

我很喜欢together这个词以及它前面的小小连词符,它们让我想到“在一起”——在我看来,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们,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需要先实现我们自己身与心的“团结”而不是分裂。在这方面,孩子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尽可能像他们一样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让身心在一起而不是貌合神离,我们才有可能在专注和努力之后,体验到幸福的心流,即使面对奥运比赛似的大考验,也能如一个念头进到水里一般不起波澜;又能如这一届的点火仪式一般,于宁静之中保有热情之火,以简单朴素的方式接近事与物的本质。

换一个深刻的方式来表达,就是“钢铁侠”马斯克常常提到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法——用物理学的角度看世界,拨开事物表象,回溯事物本质,从最核心处着手,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

回到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正如《奥林匹克宪章》中所指出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这段话凝结成了五个字:“一起向未来”。

愿更多的孩子,能够以“全红婵”和“谷爱凌”们为榜样,告别躺平,从对网红的迷恋和向往中醒来,勇敢体验脚踏实地奋斗的乐趣,带领着各自的爸妈、重建良好的生活方式,置心于一处,一起向未来。

明日请读《笔墨深情寄冬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