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九点半左右,随着灯光的熄灭,上海影城将全面改造升级 首席记者 陈炅玮 摄
昨晚,走出上海影城的每一个影迷,都得到一朵鲜花。花的包装纸上写着:“感谢陪伴,来日再见!”
这,是对于过往的真诚致谢。1987年奠基、1991年建成、1993年举办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走过31年,上海影城创下多项中国电影放映史纪录。无论对于本地影迷,还是中国电影来说,它都是最专业,也是最温暖的陪伴。
这,更是对于未来的郑重约定。2022年2月21日起,上海影城将暂停营业,焕新升级。未来,承载无数光影记忆的千人大厅将保留,“最美首映厅”仍将服务于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悉心、专业、周到的服务将延续,新华路番禺路这个熟悉的路口,也将成为电影文化完美融入城市更新的鲜活例子。
合影
昨天,影城门前的广场上,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影迷顶着彻骨寒风,与这座历史不长、故事很多的建筑合影留念。“这四个绿色的字,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小张指着上海影城的招牌动情地说:“上海影城建成的时候,我刚刚出生。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时候,我也还小,那时候不知道索菲亚·罗兰、大岛渚,但长大后我还是爱上了这里。每年都会来排队买电影节的票,然后在这里跟爱电影的朋友们一起,度过美好的六月。”跟随小张的脚步,我们来到那个影迷熟悉的买票排队入口。昨天这里张贴了一张大红色海报,上面写着,“携手三十一载,同享光影挚爱,2022年2月20日当日,上海影城全天所有场次统一售价:31元。”
“上海影城1991年落成,到今年,31年了,所以今天所有售票平台,全天候,所有场次,都是31元。”影城营销经理杨斌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只是正常排片,但很多场次已经售罄了。谢谢大家,对影城的这份厚爱。”傍晚5点多钟,杨斌和同事们一起走出大门,在广场的台阶前排好队,与他们每天工作并且热爱的上海影城认真地合了个影。天很冷,心却很热,相机咔嚓咔嚓,他们一起挥手说:“感谢支持,来日再见。”
守岗
照片拍完,工作人员又迅速地回到各自岗位。人群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林斌步子很快,他要赶回放映间,值好最后一班岗。“我在这里工作22年了,从补胶片学起,慢慢成长为一名放映员。”林斌说,影院落成31年来,从胶片到数字,从2K到4K,从引入全上海第一台数字放映机,到放映划时代的120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海影城在放映技术上始终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技术不会等你,单纯的怀旧并没什么用,我们唯有不断向前。”
这一次焕新升级,在林斌看来,也是影城的又一次向前。“一号厅,不仅会保留,还会拥有更好的银幕,更棒的音响设备,我们也将为影迷奉上更专业的放映服务。”在上海影城焕新方案中,1号厅会保留,并将打造成“最美首映厅”:影厅前的休息区,会成为充满电影文化元素的“城市会客厅”,与新华路上梧桐成荫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带来历史与现实互映的多维感官体验。
熄灯
影城改造升级,有不变的,也有变的。比如,昨天人来人往的影城大堂,或许不再只有一家咖啡馆和几家生意清冷的简餐。按规划,焕新后的上海影城,不仅观影体验全面提升,还将探索“影院+”多元化业态融合及创新运营模式。未来,这里是电影首映的首选之地,也将成为文化产业首秀、首展、首发、首店汇聚之地。比如,原本高差较大的广场台阶,在改造后将优化为平缓的露天空间,全天候向市民开放,欢迎更多人来这里与电影艺术对话。
昨晚9时20分,用鲜花、鞠躬向影迷一一致谢、道别后,上海影城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新华路番禺路口的广场上。这时,大堂的灯光暗了,“上海影城”和“Shanghai Film Art Center”大字背后的霓虹也暗了。晚风中,人群里响起了掌声。有人说,“谢谢大家”;有人说,“灯灭了,第一幕结束。”还有人说,“当灯光再次亮起,将看到全新的你。”
首席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