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近日,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店,在上海开设了首店。除了供应精品咖啡,还推出条头糕等中式糕点的精致拼盘。此前,上海的一家老字号也推出过咖啡配条头糕的组合,并在朋友圈中得到了不少的曝光率。
糕团是江南食品中的一大特色,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所著的《清嘉录》中就提到了条头糕。上海毗邻苏州,早年很多苏州人移居到上海,所以也很自然把苏式糕团带到上海。条头糕在改良之后,成为了具有海派特色的糕团。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曾提到:“那时候学校里是可以向校役订点心的,如条头糕、麻酥糖之类。”
条头糕来到上海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有了“品牌”:据说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乔家栅最早推出条头糕,沈大成、杏花楼等老字号随后也纷纷推出。这些老字号产品也影响到了浙江。夏丏尊在《鲁迅翁杂忆》中提到,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晚上总睡得很迟,强盗牌香烟、条头糕,这两件是他每夜必须的粮”。
老字号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更关注如何让条头糕进一步吸引年轻人。前两年,沪上一家老字号推出“拿铁+条头糕”的下午茶套餐。出乎意料的创意搭配,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惊喜,并吸引了更多咖啡店关注中式点心。
品质源于传承,生命发于创新。条头糕的“出圈”有偶然性,但更有必然性。要让“西式咖啡+中式点心”不违和,既要有合适的咖啡,也要有合适的点心,而这两样东西上海都具备:上海是全世界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而像条头糕这样的中式点心,经过老字号一代代的传承,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出圈”的条头糕,不仅不“老”,而且很“潮”,这给市场最大的启示就是,与其“吃老本”,不如主动跨界,在传承中引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