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回音(油画) 好斗的蟋蟀 在诗人戴望舒的故居前 观察一棵树 缅怀姑婆陆小曼
第13版:夜光杯 2022-03-19

在诗人戴望舒的故居前

柯兆银

我走过拥有巨大蓝色穹顶的圣母教堂,很快来到新乐路100弄,走到弄堂深处30号门牌前,抬头仰望二楼朝南的两扇窗户——那是诗人戴望舒和穆丽娟结婚的新房。

戴望舒让人赞叹的是他的诗歌,让人感慨的是他的爱情婚姻。

1927年,22岁的戴望舒寄居在上海友人施蛰存家,爱上了他的妹妹施绛年;可是,遭到了拒绝。施绛年并不欣赏戴望舒冲动而又忧郁的性格,更不喜欢他脸上因天花病留下的麻子。戴望舒仍然为她写诗吟唱着爱情。第二年,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一鸣惊人,《雨巷》的原型就是施绛年。1929年,戴望舒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他在诗集扉页上用法语题辞“献给绛年”。

1931年春夏交替的时候,他们终于订婚了。施绛年要他出国留学,待回国有稳定的收入再结婚。第二年秋天,戴望舒前往法国留学。1935年5月,戴望舒回国,可惜施绛年已经另有所爱,戴望舒当众给了她一记耳光,随后愤然登报解除婚约。戴望舒借用译诗含泪吟唱:“恋爱啊,我的冤家,我啃着你苦味的根!”

小说家穆时英看见戴望舒痛苦难解,就把热爱文学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他。他为她的美貌而倾倒,她仰慕他的诗名,两人来电了。她在戴望舒的租房里,常常帮他抄稿抄到深夜。

1936年6月,戴望舒和穆丽娟在上海新亚饭店举行婚礼,他们的婚房安置在亨利路(今新乐路)永利村30号,就是眼前这幢楼房的二楼。他写了一首诗《眼》献给妻子,称“我是你每一条静脉”“我是你的睫毛”。

新婚生活是甜蜜的,戴望舒带上妻子与文友饮茶,有时还和她出外跳舞,但之后就很少和她一起出去了,全身心地沉醉于读书写作,家里有事也是自作主张,两人开始疏远了。1938年4月电影《初恋》首映,戴望舒作词的插曲《初恋女》传诵一时,歌词“你呀你在何处,我难忘你哀怨的眼睛”“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个梦中忘记你”,让穆丽娟很生气,她认为丈夫在思念初恋情人施绛年。1938年5月,戴望舒携妻子和幼女赴港,两人的感情更加渐行渐远。1940年12月,穆丽娟母亲逝世,戴望舒把上海发来的电报藏起来,他怕妻子回上海会抛弃他。那天,穆丽娟身着大红旗袍参加聚会,惊闻母亲的噩耗,对他十分生气。她赶回上海,很快提出离婚。戴望舒写信拒绝,还先后寄出两本日记簿和他们婚后照片集锦相册,戴望舒呼唤:“等待你回到我们这里来,不要忘记我们。”戴望舒还特地赶到上海,恳求穆丽娟回家。一切都晚了,感情如冰块,融化了就再也难以成形,何况这时有个大学生天天送花追求穆丽娟。1943年1月,戴望舒被迫在离婚契约上签字。

“我们之间几乎从来没有红过脸,一直和平共处,没有外界所想的纠纷和第三者。离婚理由是因为性格不合,还有就是年龄差距,他比我大13岁。戴望舒喜欢窝在书房看书,写作,很少和我说话。”穆丽娟以后追述道。

两年后,戴望舒又和爱情相遇,他爱上了小他21岁的杨静,两人于1943年5月结婚。新婚初期,杨静说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还是很开心的”,她为戴望舒生了两个女儿。可是,他们渐渐地吵架了。1948年年末,杨静爱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戴望舒知道后打了她。杨静提出离婚,戴望舒竭力挽回,两人最终还是劳燕分飞。

戴望舒离婚后孤独地生活着,两年后因病去世,年仅45岁,作家茅盾为他书写了“诗人戴望舒之墓”的墓碑。

离开戴望舒和新娇娘穆丽娟的新婚旧居,走在诗人戴望舒和穆丽娟多次走过的新乐路上,让人感慨系之。爱情如花不会无缘无故盛开,爱情更是精美的瓷器需要精心守护。诗人的爱情诗篇历经岁月依然扣人心弦,可他一生追求的五彩祥云般的爱情,却总是在天空中折断翅膀,只有《雨巷》如情人般地陪伴着他度过失恋的孤寂时光,丁香姑娘永远撑着油纸伞在他梦中飘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