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战疫保供:一棵“矮脚青” 24小时之旅 用好有利条件  走好“必由之路” 按“街镇-小区-楼栋”逐级开展后续筛查管控 封控小区买菜难“自助菜亭”爱心传 雨中的一米线
第1版:一版要闻 2022-03-21
没有卖家在场,居民自觉刷码自取自付

封控小区买菜难“自助菜亭”爱心传

雨中的“自助菜亭”,别样的风情 罗水元 摄

本报讯(记者 罗水元)“代卖农民平价菜,每袋价钱在袋子里,自取自付。”今天早上,奉贤区金汇镇绿色家园小区内的“自助菜亭”里,摆放着十多袋刚刚送到的新鲜蔬菜,没有卖家在场,闻讯而来的居民们自觉地刷码付费买菜。

“菜不贵,还新鲜。”居民赞叹。20元一袋,里面装了六七斤各色蔬菜,都是菜农冒雨采摘的。这个“自助菜亭”“隔空交易”的点子出自小区居民贺先生(本人不愿透露全名)。小区因核酸筛查封控后,居民们面临吃菜难的困境,他便利用各种关系,主动联系菜农送菜到社区。菜农离小区不近,也不能进小区,一开始有点犯愁,经贺先生劝说,才同意在前天尝试“隔空交易”。

次日上午,菜农将采摘好的包菜、豆苗、芹菜等蔬菜,一一洗净,称重计价,并将价格和重量都写在一张纸上,随菜装到十多个塑料袋里,并打印好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二维码。中午,菜一运到小区门口,就经防疫消毒处理,再由贺先生一趟趟把新鲜蔬菜提到小区休息亭。贺先生在亭子柱上贴上两张收款二维码和一张“卖菜宣言”——“代卖农民平价菜,每袋价钱在袋子里,自取自付”,就开始“隔空交易”了。才几分钟的时间,每袋七八元,总计100元的十多袋菜,就在居民自助扫码中卖完。当天下午,菜品增加,菜量增加,总价增加到两百多元的十多袋蔬菜再次“秒光”。

昨天中午,总价增加到三百元的菜,经贺先生分两趟从大门口搬到休息亭时,前一趟送进休息亭的菜已几乎售罄。居民丁刚鑫连日来把自己上百万元宝马轿车提供给彻夜值守的志愿者遮风躲雨,当他来到休息亭买菜时,想到小区里还有不少不便走出楼栋的居民,他当场决定买下剩余的全部蔬菜,送到那些楼栋口,让楼栋内的居民按需免费自取。

今天早上,十多袋菜再次被冒雨送到亭子后,闻讯而来的居民自言自语地赞叹着刷码付款买菜。旁边虽有免费赠送的香葱,但一直没有人拿。直至贺先生过来提醒大家,邻居们才恍然大悟受赠。

“自助菜亭”的柱子上,记者看到几年前贴的标语仍然鲜亮如新:“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区”“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