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因地制宜不扰民  绳球运动玩花样 “慎思”+“笃行” 交大师生回应疫情大考 校园“Tony天团”抗疫“从头做起” 小学生捣鼓出“核检通知器”
第8版:上海新闻 2022-03-21
爸爸援藏妈妈抗疫,奇思妙想男孩疫情中成长

小学生捣鼓出“核检通知器”

乐梦晨和他的“宝贝们” 受访者供图

这两天,“核酸检测”成了上海人生活中的主题词。前几天,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一项来自校长张悦颖的特别任务——“核酸检测中,如何让大家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到指定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呢?同学们,欢迎你参加这个方案的征集活动,方案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表形式,当然如果你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制作一份表格,设计一个小程序那就更好啦!”

孩子们的方案很快飞到了学校的电子邮箱,其中三(2)班男孩乐梦晨设计的“核酸检测通知器”让人眼前一亮。

宝贝箱里翻出囤货

前不久,轮到小乐家所在的小区核酸检测时已是深夜,由于不知道“大白”们什么时候来,很多居民提前下楼等待,小乐觉得这既让人心焦,还有点儿不安全。他又看到,由于已经快到了休息时间,为了确保每户人家都能接收到核酸检测通知,居委会志愿者们每一楼、每一户地跑,挨个通知。

“我觉得他们非常非常辛苦,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个小程序帮助他们。”乐梦晨说。然而,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没人能帮他的忙。小乐的爸爸是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小乐上一年级开始,就只能和“云爸爸”通过视频聊天;小乐妈妈是医务工作者,在一家医院实验室工作,疫情卷土重来,小乐的妈妈和同事们工作量陡增。

这个平日脑袋里充满奇思妙想的男孩,从宝贝箱里搬出存货。宝贝都是他平日里囤的——“学校上m icro:bit编程课时,老师发给我们一块主板,我参加编程校队,老师又发了一块主板,箱子里还有一个蜂鸣器,所以我就想到,可以把他们用起来!”小乐设想,如果志愿者手里有一个发射器,每家每户装一个有蜂鸣器的接收器,只要发射器和接收器使用同一个无线组,就能相互连通了!一幢楼使用一个密码,志愿者像开电视遥控器一样,按一下就能通知一幢楼。

妈妈下班回来一看,着实有点惊喜,并告诉了远在西藏的爸爸。“云爸爸”出手帮小家伙重新剪辑了视频。

爸妈放手独立成长

乐妈妈告诉记者,上一次疫情期间,小乐才一年级,还有些手忙脚乱;但这一次,孩子明显长大了——白天只有奶奶在家陪他,小乐不仅自己在iPad上设好了好几个闹钟,提醒直播课开始时间,和自己休息眼睛的“望远时间”;打印、交作业等所有事情,也全部自己来。乐妈妈觉得,“可能因为我们不得不‘放手’,孩子反而有了更多的成长可能。”

电话那头,小乐则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他一个人捣鼓出很多奇怪的小东西,比如“防低头太久蜂鸣器”“运动风扇”“压岁钱盈亏计算器”等,还有深受妈妈欢迎的“密码记忆器”。

其实,小乐也说,自己的小装置,还只是个非常初步的想法,遥控距离、精准度等问题都需要向老师请教。但在校长张悦颖看来,孩子们的这份小任务,重要的可能并不是结果,而是一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热情。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