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我想起了曾在门诊遇到一位长期失眠的老年女性患者,多方求治效果不佳,转而寻求中医的帮助。一说起自己的睡眠,老人不禁潸然泪下,我现在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说的一句话:“周医生,一到晚上要睡觉了,看着床我就害怕,生怕今天又睡不着。”这句话一直在我心里,也让我很有感触,想和大家聊聊关于失眠的话题,谈谈自己对失眠的认识和看法。
中医如何看待失眠?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医家,不同学术流派,可能会有不同看法。就我个人的理解,要抓住失眠的关键,首先得明白正常的睡眠是怎么回事。中医讲阴阳,睡眠就是阴阳相合,通俗点说,就是阴和阳要在一起,没大家想象得那么复杂。失眠,自然是阴阳失和了,两者关系不好了,要么阳不入阴,要么阴不敛阳。而医生要做的事,就是调和阴阳,使之重新归于和谐的交融状态。
为什么会阴阳失和呢?对于大多数中青年失眠患者来说,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肝火过旺,他们除了睡眠障碍以外,还往往伴有肝火旺的表现,如心烦易怒,口苦等。肝火的产生可能源自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长久得不到释放,就会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使肝气不畅,久而久之气郁化火,火热为阳,阳气亢奋,难以入阴,入睡就会困难。此外,肝火过旺,也容易导致睡眠浅,丑时(夜间1到3时)易醒。因为这个时间点正好是足厥阴肝经主令的时候,此刻肝气最旺,容易扰动心神。对于这种失眠,清肝泻火是第一位的,肝火不灭,再怎么重镇安神也很达到满意的效果,我常用栀子豉汤合丹栀逍遥散为主方进行治疗,既清又散,在此基础上合用半夏、夏枯草、夜交藤等药以交通阴阳,助眠安神,观察下来效果不错。
不同于年轻人,大多数老年人的失眠可能更多与自身阴血不足有关,尤其是一些更年期女性,这种情况可能更明显。由于阴液亏虚,不能敛阳,导致阳气浮越于外,阴阳无法和合,主要表现为晚上难以入睡,睡眠较浅,梦多、易醒,醒了之后一时半会儿难以再睡。针对这种失眠,滋阴养血是关键,只有阴血充足,才能收敛阳气,在此基础上配合重镇安神之药,压制阳气,迫使阳气入阴,如此方可阴阳和合,自然能改善睡眠。我常选用当归、熟地、山茱萸、酸枣仁、柏子仁、百合等滋阴养血之品以培根本;重镇安神方面,一般选用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严重者还可加用生铁落以助阳气潜降入阴。
现在的很多助眠西药,镇静的力量非常强,但一味镇静安神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有助于阳气入阴,而对于引起失眠的根本原因——肝火或阴血不足并无作用,所以效果一般也就不奇怪了。
总而言之,失眠很难受,治疗也不易,但如能从阴阳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它,这个问题似乎没那么复杂了。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