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蔚)连日的疫情管控,校园里的理发室也闭门谢客了,但师生的“头等大事”怎么解决?近日,一支由2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义务理发师队伍悄然出现在上海大学里。他们在课余时间拿起推子、剪刀和梳子,从学生变身为“Tony老师”(见左图)。没想到,消息传开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忻平教授以及多位辅导员和教师也加入其中。文学院里临时开设的“美发中心”,还能让“顾客”一边理发一边听历史故事呢。
为打响“Tony天团”的招牌,理发员们还专门组织了理发经验研讨会和实践教学培训会。活动推出的第一天,160个预约名额在半个小时内就被抢完,“Tony老师”不得不延长服务时间,并在多个片区设置了“定点理发屋”。
“Tony老师,我想要剪一个更帅的发型”“Tony老师,我想要剪一个兵哥哥那样的发型”……“Tony老师”舞动起灵巧的手指,只需一会儿工夫,清爽干练的发型便出现在了眼前。理完发的同学纷纷向“Tony老师”表示感谢,有的还自拍两张照片发给自己的好友,说是要帮理发师们多拉点“生意”,还有的是急着要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自己的新发型。
前几天,上大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在延长校区里开设的“院长理发室”也开张了,被师生们一致称道为“首席理发师”。何院长风趣地说,抗疫当然要“从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