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泾
小区一天的生活,是从夜幕降临开始的。那时候,小区外围的一排出租店面灯红酒绿起来,小区就开始活了。
北港小区位于这个城市的老核心区域。城市东扩之后,物流人流都开始往城市的东部集聚,原来的老核心区域在中西部,自然就冷落起来。好在刘明生活的这个地段还有一个开了几十年的大型超市,而他生活的北港小区又正好位于大型超市的西北角,小区北面又是一条老底子的护城河,才使得这个区域仍然承担着城市繁荣的重任,每到夜间,这个地段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亮。
小区外围的那排出租店面,似乎就是这些灯光的集聚点,也是这个小区兴盛与衰败的晴雨表。
第一批承租的那些人,自然就是定居在小区内的退休人员。譬如3幢底楼的王姐。她早年在丝厂做缫丝工,退休之后一直给儿子女儿管孩子,如今孩子们都转到东边小区读书了,她来去不方便,就想在小区外面租个店面,卖些生活用品,贴补点家用。起先生意还不错,谁家做菜临时要点料酒、食盐、酱油什么的,出了小区门转个弯就可以买到,确实给那些做菜做了一半的人救急。但是好景不长,那些老人们晚上闲了无事,走几步路就可以去那个大型超市逛逛,缺点什么,平时都记在小本子上,去一趟就一股脑儿拿了手推车带回来。时间一长,王姐店铺的生意就清淡起来。而一到晚上,王姐的店更是冷清,刮风下雨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小区的住户来光顾,更不用说附近其他居民了。没隔多久,王姐的店铺就退租了。
再后来接手的,是一对年轻人。看起来像是小夫妻俩。以后每次刘明上下班,都能闻到十分诱人的香味从密不透风的窗玻璃里传出来,让他好几次忍不住想进去看看。特别是晚上下来散步,在灿烂的灯光下面,那些蛋糕、面包就像抹了一层口红一样,焕发着诱人的魅力,让吃了七分饱的刘明顿觉生津。不过最后快到门口的时候,刘明还是止住了脚步,他想起邻家那位不到80岁的老人,原来特别爱吃甜点,不仅人越来越胖,最后还得了不好的病匆匆走了。蛋糕店开了不到一年,它的香味连同迷人的光亮终于在某个夜晚停止了绽放。
没过几天,店铺又开始装修。忙活了一阵之后,重新开张。刘明留意了下,这次开的是个养生馆,连馆名都是洋文。每当华灯初上,养生馆的灯光就格外耀眼,整个落地窗户里,总有几个穿着时尚又青春的年轻女子走来走去。
城市的亮色总是和它的每一盏灯息息相关。刘明每天晚上吃了晚饭下来散步的时候,都会留意一下这些店铺的灯光。要是它们依然亮得很温馨,亮得很正常,他的心里就会一直温暖着。
他知道,每个人活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