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交3号线 驶过虹口足球场站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今天,途经15家医院的49路公交恢复运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地铁 轨交3、6、10、16号线恢复运营
终于能回家了
今天开始,轨交3、6、10、16号线恢复运营,运营时段均为7时到20时,行车间隔约20分钟。
9时刚过,记者在轨交3号线上海火车站站看到,有乘客拖着行李箱来赶火车,有乘客拿着手机定格站外风景,也有乘客坐上久违的地铁踏上复工的路程,市民能够先扫“场所码”再进站。
大二学生彭博涵坐着校车从临港大学城来到此地,想坐地铁回镇坪路的家。“从2月底在学校封控管理到现在终于能回家了。”他说,“在学校只有做核酸时能好好晒太阳,现在坐上3号线晒着太阳,心情太棒了。”
这段特殊时期让彭博涵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时间管理”。“都说封闭的日子在寝室很无聊,确实是这样。一开始大家不知道干什么好,但渐渐都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他举例自己就好好研究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课程,“敲敲代码”时间过得很快。
在中山公园地铁站,我们遇到了在仁济医院血透科工作的庞慧华,她从3月31日起就没有回过家。“幸好今天地铁部分恢复了,我可以10号线换3号线回家。”她说,这虽然不是平日里回家的线路,但能踏上归程心里还是很高兴。
不过,休息很短暂。“今晚我就要回医院了,因为血透室从周一到周日都要开放。”当发现明天的首班地铁并不能让她及时回到工作岗位时,她决定今晚就回单位坚守,“这次疫情中,血透病人这个群体越来越被大家了解,他们需要定期治疗,不能耽误。”
在曹杨路站,庞慧华和我们告别时特别提到了同事们:“有30多名医生、护士、工勤一直驻守在医院,他们每个人都不容易,都付出了很多。”她想告诉大家,通过千千万万个医护人员的全力以赴,还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海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上海火车站站区副站长朱林告诉记者,截至今天10时30分,车站客流平稳,对于出示“场所码”这一最新举措都能够配合。“今天有5个4号线来支援的工作人员在各个出入口负责引导乘客扫码。”朱林建议乘客分三步走:“站外扫码”“站内核验”“绿码进站”,未来随着客流回升,运营方也会继续加强引导,“同时,作为上海的门户车站,这里的消毒频次也保持每隔4小时擦拭喷洒一次,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本报记者 董怡虹 陈炅玮
公交 273条公交线路重新行驶在上海街头
车来了车来了
乘车出门 激动
273条公交线路今天起又行驶在熟悉的上海街头,为申城增添了一抹亮色。
“车来了车来了,我要去龙柏新村探亲,可算等到了。”7时,在71路中运量外滩终点站,一名中年男乘客提前15分钟等候在站点,搭乘最早一班车。
同样上车的还有一对中老年夫妻,郑老伯告诉记者,今天起了个大早准备去瑞金医院,坐71路到茂名北路之后再骑共享单车,路程就近多了。
“71路还可以和轨交3号线延安西路站、10号线水城路站换乘。”驾驶员方进介绍,今天上午的乘客大多都是去医院看病。为了给乘客提供最好的服务,4时30分,他就和乘务员蒋梦娇等工作人员起床准备发车。5时40分,71路空车驶离申昆路枢纽站,朝外滩终点站开去,为今天翘首以盼的乘客带来停滞许久的乘车服务。
“上车前请出示随申码,上车后请扫描车厢内‘场所码’,戴好口罩哦。”蒋梦娇提醒着乘车的安全事项,许久未见的乘客们纷纷主动配合。
70路公交也在首批恢复地面公交的名单之中,途经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中医医院和江湾医院的它,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迎来了第一批乘客。
在龙江路站点,“老面孔”邢阿姨一上车就热络地和驾驶员季云豪打招呼:“小师傅,我总算坐上70路公交车了,这段时间我每次去新华医院都要骑半小时自行车,今天方便嘞,十几分钟就能到。”邢阿姨的语气中难掩激动。
熟悉的马路,熟悉的方向盘让季师傅格外感慨,时隔近两个月,行驶在马路上,沿街店铺也陆续开了起来,“感觉上海在慢慢回归”。
搭车看病 方便
虹口区甘河路上的岳阳医院门口,52岁的刘先生掏出手机,主动扫了“场所码”。测量体温后刘先生顺利进入院区。
刘先生家住中山公园附近,是位痛风患者。前一阵,他痛风的老毛病又犯了,脚趾肿痛、无法行走。他选择先在岳阳医院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这痛风发作起来真是要人命,根本没法动。医生在网上问诊后,给我开了药,还提醒我居家注意事项和痛风的生活指导。药快递上门,很方便。”服药两周后,刘先生脚趾红肿退了,也不痛了,这两天已经能走路了。他想着已经两个月没有复查血尿酸情况了,今天遇上一直看病的专家出诊,便趁着申城交通恢复运行的日子,赶紧坐轨交3号线到大柏树站来医院检查。
在门诊大厅,记者又遇到了几位搭乘123路或100路公交车来院就诊的老年人。
而在急诊,120送来了79岁的易奶奶,胸部CT显示易奶奶左侧第5-12肋骨多根多处骨折伴左侧胸腔积液。“患者8根肋骨多发性骨折,且已有血胸表现,情况危急,需要急诊手术。”心胸外科主任陈彤宇当机立断。虽然此时易阿婆的核酸报告超过时限,但救命要紧。易阿婆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直接从急诊送入手术室专门手术间,陈彤宇主任穿上防护服为其进行肋骨内固定加胸腔镜下血胸清除术。
记者了解到,岳阳医院各科普通门诊在周一至周六全天和周日上午全面开放,门诊实行预约制,可通过医院微信服务号、电话预约或现场预约。专科门诊及专家门诊也已全部开放。院方提醒,请患者按预约时间段到院就诊。进入院区须扫“行程码”,核验绿码通行。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或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结果进入门诊。口腔科、胃肠镜检查、耳鼻喉内镜等门诊、检查由于诊疗的特殊性,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截至11时,共有1302位患者到门诊就诊。
本报记者 任天宝 郜阳
出租车 巡游出租汽车专属车队护航
帮一个算一个
9时33分,强生出租车司机高学兵接到塘桥派出所发来的单子,驾车来到儿童医学中心2号门接出院的乘客。上车的是一对母子,宝宝仅一岁零四个月大,今天是他们第5次搭乘高师傅的出租车。
“宝宝前几天发高烧,叫了120救护车去医院,每次回家却成了难题,家里又离医院比较远,有23公里。我是通过家长群知道现在可以预约出租车从医院回家,特别感谢高师傅。”王女士坦言,每次看到“全副武装”的高师傅,就特别踏实安心,下车后,高师傅还会消毒车辆。
高学兵从5月12日起就开始出车,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是日常规范操作,既保护乘客,也保护自己。由于防护服的时效是5小时,高学兵每天要换3次。“每天9点到次日0点我都在,想着能帮一个算一个。”
从4月18日起,上海中心城区各医院病人出院,可预约巡游出租汽车回家。目前,强生出租50辆巡游出租汽车专属车队正投入运营。乘客需至少提前24小时拨打62580000叫车电话,进行出院点到点用车预约登记。出院用车当日,乘客需持有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和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本报记者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