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往日生活场景正在回来
第5版:上海新闻 2022-05-22

往日生活场景正在回来

崔先生在营业厅外提交补卡申请 本报记者 李铭坤 摄

郊区公园陆续开放,金山花开海上生态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庄毅 摄

移动营业厅

普陀

区内第一家移动营业厅复工

不到10分钟补好一张卡

早上7时,姜锡磊如常醒来。只不过,地点从家里换到了工作单位——位于普陀区平利路的移动营业厅。经过40多天居家办公、2天到店静默管理,小姜今天正式复工了。他所在的平利路营业厅也是上海移动在普陀区首家复工复产的营业厅。“一个多月,都是用企业微信接待客户咨询,今天终于能跟客户面对面了。”

营业厅本有9名员工,首批复工为2名男生。静默期间,2人在普陀区科委、甘泉路街道的现场指导下,为营业厅消杀、准备好防疫物资,在门店门口设置隔离区,明确2米线标识;为营业厅设置红、蓝、黄、绿分区标识;对外张贴“场所码”。两人还参加了如何正确穿戴防护服等一系列培训。“之前我只在做小区志愿者时穿过一回大白服,复工后上班时间都得穿大白服,按防疫规定,店内也不能开空调,挑战还是比较大。”

早上9时30分,营业厅迎来复工后第一名消费者。家住曹杨二村的崔先生,手机卡坏了近2个月,听说家附近的营业厅复工了,预约后赶紧前来补卡。办理业务之前,崔先生通过门口的“数字哨兵”刷一下身份证,核酸、体温等信息一目了然。身穿大白服的姜锡磊站在门口接待崔先生,了解需求后帮崔先生把手机、身份证等拿进厅内柜台,交给同事办理。不到10分钟,补卡完成。

姜锡磊介绍,营业厅目前主要受理补卡、停复机、充值缴费、5G手机更换等紧急业务,实施“线上预约、线下受理”模式,降低聚集风险。

记者从上海移动了解到,截至今天,首批复工的17家营业厅均已对外服务。后续将逐步开放线下业务办理,力争到本月底实现30%的营业厅开业服务。本报记者 叶薇

政务服务场所

金山

政务服务场所逐步恢复窗口接待

6月中下旬全面恢复正常

本报讯(记者 屠瑜)今日起,金山区各类政务服务场所分批次逐步有序恢复线下服务。上午9时,吕巷镇、石化街道、高新区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率先有限恢复线下窗口服务。

按照计划,6月1日前,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下午16:30(中午12:00-13:00开展消毒防疫,暂停服务),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上午8:30-11:30。全员核酸检测日当天暂停服务。考虑到疫情期间积压的办事需求,中心将在原有对外开放服务时间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延时服务。6月中下旬后,所有受理中心全面恢复正常,届时,窗口接待和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均可受理。

根据安排,面向全社会企业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的综合场所——金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各项线下服务工作也在有序恢复中,计划于5月25日开始有限恢复线下窗口服务。

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防范疫情风险,对前来大厅办事的,一般要求事先预约,合理安排预约办理时间段、预约办理人员数量,有效控制大厅办事人数。同时,继续安排工作人员及时接收处理线上申请件,及时按期反馈办件审批结果意见。

公园

奉贤

部分公园恢复开放

这样的画面令人倍感振奋

本报讯(记者 李一能)今天上午,奉贤区雕塑公园,已经有不少游人正在散步游玩。“出来透透气,到公园走走放松下心情。”市民倪先生告诉记者,他使用了社区发的出门证,因为家中物资都不缺,就来到公园逛半天再回去。记者从奉贤区绿化管理所获悉,自本月16日奉贤区部分公园重新开放后,截至5月19日,入园总数超过16900人次。

奉贤区绿化管理所所长毛建强今天上午就在公园巡视,他告诉记者,因为天气晴好,加上私家车可以分流出行,所以今天的人流量比前两天多一些。虽然远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准,但已经让公园重现生机,这样的画面令人倍感振奋,社会恢复正常的希望就在眼前。

随着奉贤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好,市民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奉贤区有序推进公园开放,实行“限量、错峰”管理,在切实巩固疫情防疫成果的同时,保障市民游园需求。5月16日起,上海之鱼泡泡公园、年丰公园和古华公园等6座公园已向市民开放,其中公园的室内场馆和游乐设施等暂不开放。

前来游园的市民大多都是利用出门半天的机会,他们觉得居家隔离了这么久,非常需要到公园走走让心情减压。特别是家长们,孩子一直想去公园,随着奉贤区疫情渐渐平息,社会活动逐步恢复,他们就抓紧机会在复工复产之前带孩子去公园逛逛。“平时不觉得带娃逛公园有什么特别,如今觉得非常珍惜,以后会更加热爱生活。”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毛建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安全,公园开园前,各座公园全面开展环境清洁消杀,组织全园保洁、整理绿化和恢复重点区域景观。此外,公园管理保障人员核酸检测实施“1+2”,每天必须进行核酸检测,上午、下午各一次抗原检测。

目前,公园严格管控游客人数和安全游园。实行“限量、错峰”管理,瞬时游客规模不得超过公园最大承载量的50%。每个公园入口设置“数字哨兵”和“场所码”,公园入口设置2米线标志,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测量体温,合格后方可入园。

菜市场

徐汇

市中心的菜市场回来了

菜品多还便宜,购买欲立马上来

本报讯(记者 张钰芸)“阿姨好,想买点什么?”今天上午10时半,家住徐汇区幽澜苑的钱女士拉着购物车走进长桥菜市场,迎接她的是门口的“电子哨兵”和身穿蓝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时隔一个多月,家门口的菜市场显得熟悉又陌生,那些码放整齐的新鲜蔬菜,带来暌违已久的人间烟火气。

绿油油的宁夏小青菜、本地菠菜,鲜灵灵的大番茄、长豆角,十多种蔬菜被分别打包成一斤左右的小包装,摆放在摊位上供居民选择。还有上海人喜欢的吕四小黄鱼、带鱼、鲳鱼,以及鲜活的淡水鱼虾,禽肉鸡蛋,粮油产品等,品种很丰富。

抬头看一看价目牌,各种生鲜产品的价格非常亲民:一斤多的卷心菜1元1棵,400克的豆角2元一份,本地番茄4.5元一斤,两斤海南香蕉9元,两斤陕西苹果12元……长桥菜市场经理高帅说,居民们在家里足不出户这么久,终于能出门买菜了,不能让价格坏了他们的心情,所以菜场坚持以成本价来销售。

“有的居民说,原本就想出来透透气,没想到菜场里的价格这么便宜,就赶紧多买点。”高经理告诉记者,能够出门买菜的居民都来自周边的无疫小区,进来看到菜品多还便宜,购买欲立马就上来了。不少人一买就是几百块,要给身边不方便出门的邻居带一点。

从3月中旬上海暴发疫情,长桥菜市场的31位工作人员就留守在市场里,已经闭环管理了两个多月。开启线下经营后,他们每天要对市场内的角角落落消杀5次,人员则要完成两次抗原检测和一次核酸检测,同时继续通过线上订单为附近社区提供保供。

除了市中心的菜市场逐步复市,今天上午8时,位于浦东新区的三林市场也开始分区域、分批进行复市经营。目前三林市场复市第一批8名经营户已经入驻市场,度过了两天的静默期后,在今天开市经营。三林市场将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实行无接触式交易模式,进一步提升浦东地区的农产品保供能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