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柚子的枣树结果了没? 电梯修好残疾人方便了  难配的药和针剂送来了 众人不停奔忙“救命管”一根根换好
第6版:战疫/帮侬忙 2022-05-22

众人不停奔忙“救命管”一根根换好

26天里,28名平均年龄87.7岁的老伯、阿婆们终于舒坦了

“小护来了”医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换导尿管

“真是救命了!”“阿拉一家人总算心定了!”在昨天在新民晚报“战疫·帮侬忙”紧急求助热线直播中,多名市民已没了当初求助时的焦虑,接受回访时的话语里满是感激和欣慰。92岁汤老伯、91岁戴老伯、90岁于老伯……5月17日、19日、20日,“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3天里又为6名高龄老人更换“救命管”。而从4月25日至5月20日26天里,共为28名老伯、阿婆上门换好了导尿管。其中,85岁以上老人25名,90岁以上老人15名。这些老人平均年龄达87.7岁。

助人速度“不可思议”

5月17日13时,公益个人刘东载上“小护来了”的护士章青,首先来到百联集团旗下上海第一医药南京东路门店,在拿好导尿包和整套防护装备后,14时来到徐汇区田林八村,这里住着92岁汤老伯。“阿拉爸爸的导尿管40天都没换过了。”老人的女儿汤女士坦言父亲由于瘫痪失能,插导尿管已1年多。20分钟后,这根已用到极限状态的“救命管”被换掉了,躺在床上的汤老伯不停拱手表达谢意,脸上已没了原来的痛苦神情。

5月19日,“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继续为老人们奔忙。公益企业百联集团旗下上海第一医药又提供了三套导尿包。公益企业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全程运力保障,司机黄建平载着“小护来了”的医务人员,奔赴三个“老宝贝”的家。

市民朱先生的岳父住在普陀区新村路,今年78岁,患有糖尿病、尿潴留,每三周要去医院更换一次导尿管,但因小区封控,已有两个月没换“救命管”。在专业护士手脚利落地换管后,老人一下子就舒坦了。在电话中,对于这样的“超高速”效率,朱先生直到现在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太快了!这才是急人所急啊!”

“小护”、司机忙不停

87岁张老伯家住杨浦区江浦路,患有膀胱结石、泌尿道感染等,3月初至今没换过导尿管;住在杨浦区91岁的戴老伯腰椎损伤,行动不便,由于两个月没换管已出现排尿不畅。同样在家人发出求助的第二天,他们的“急难愁”都解决了。

家住闵行区华茂路的于老伯今年90岁,身患肺气肿、房颤等,每月要换导尿管,可目前1个多月没更换了。由于去医院有难度,于老伯女儿焦急万分地向“战疫·帮侬忙”求助:“阿拉爸爸已经胸闷气急,再拖下去真要拖出人性命了!”在七宝镇相关部门的紧急协调下,前天13时30分,新民晚报迅速调配运力,司机张荣明载着“小护来了”的章青护士,赶到老人家中,一番细致操作后,警报解除了。

就在家属们通过热线表达感激时,又有市民发来“十万火急”的诉求,徐女士88岁的父亲更换导尿管的事实在拖不起了,“阿拉爸爸实在撑勿牢,如果管子堵塞,造成并发症,真是性命攸关啊!”在详细记录了耗材型号、家庭地址后,记者和公益联盟的小伙伴随即承诺:老人家的事,马上帮、立刻帮! 本报记者 夏韵

战疫·帮侬忙 诉求数报

5月21日11时至5月22日11时,新民晚报“战疫·帮侬忙”互助服务类融媒体平台共收到求助、咨询类等诉求196件,其中紧急类诉求107件,已推动解决95件(含“公益联盟”18件)。非紧急类诉求也已通过相关渠道,给予回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