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汇民意聚民智 重整行装再出发
第8/9版:上海人民建议征集专刊 2022-06-17

汇民意聚民智 重整行装再出发

小区智慧管理小程序受居民欢迎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顾客在店内选购商品

居民接受核酸检测时亮出“随申卡”

菜农在田里摘菜

“共享用工”有序开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节不一样的“劳动手工课”

智慧大脑

助力小区技防

>>>建议:社区组织居民做核酸辛苦,居民排队等候核酸检测焦虑,扎堆领取快递存在疫情防控隐患……能否将信息化数字化工具、手段应用到社区防疫上,装上“智慧大脑”为小区疫情防控减减负。

建议人 袁艺超

>>>回应:通过“双报到”,袁艺超在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杜家宅小区当上了志愿者。每次组织核酸检测,手持大喇叭喊破嗓子仍有居民说听不到不晓得;下楼领取快递,居民又一窝蜂扎堆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重要事项通知,楼组长们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一一通知到户。作为志愿者,袁艺超尝尽了防疫工作“考眼力”“靠脚力”的艰辛,但作为“技术男”,他一直在琢磨除了“人防”,“技防”该如何为疫情防控减负,更好为居民服务。

在不断寻找中,一款由西井科技开发的数字化社区防疫管理微信小程序“井井有序”吸引了袁艺超的注意,其中有核酸叫号、快递通知等功能。“好应用好工具就应该立刻使用。”这份建议通过常设在杜一居委会的“人民建议征集邮筒”送到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陆菊敏手上,在向街道报备后,小区就在袁艺超的牵头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小程序需求对接和社区测试。

扫描所在楼栋的二维码,输入门楼号、室号、居住人数的信息,录入账号信息就能绑定。小程序操作简单上手容易,界面友好又可防止信息过度收集,袁艺超为小程序准备了图文指南。小区830多户居民中超80%用上了“核酸检测叫号系统”。尤其是居家远程办公的居民,对此连连称赞:经常在线工作,容易错过小区重要通知和核酸安排。当天做抗原还是核酸,什么时候去排队省时省力,什么时候去拿消毒静置后的快递安全……如今在线就能看到通知提醒。

有了“神器”助力,小区的防疫工作也装上了“智慧大脑”。居委会不仅解决了防控重要通知精准送达的难题,还可以后台管理叫号通知,同时通过“电子社区出入证”,精准安排风险人群居家健康管理和居民安全有序错峰进出。

本报记者 王军

离线定制

老人出行无忧

>>>建议:随着上海转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市民进入公共场所,“扫码”核验健康状况已成必备环节。但不少“银发族”因没有智能手机,又不会打印纸质离线随申码,导致出行受阻。希望有关部门能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他们更方便快捷地获取离线随申码。

建议人 卞凤玲

>>>回应:据普陀区真光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向菁薇介绍,她所在居委会下辖真光新秀和真光一街坊两个小区,共有812户、约2000位居民,其中60岁以上居民占60%。5月底,街道在分批安排居民外出购物时,她就接到部分老人反映,进入超市菜场需核验随申码,但他们有的没智能手机,有的不会熟练操作,结果被拒之门外。当她告知居民可以打印纸质离线随申码备用时,很多老人又不知该去哪儿办理。

“与其让阿姨爷叔折腾,不如我们辛苦下,帮他们跑个腿!”向菁薇发起倡议后,居委会社工张克强和薛萌主动“接单”,连续多日利用午休时间,前往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老人集中打印离线随申码。考虑到纸片易破损丢失,下雨天还可能淋湿,众人又想出了小妙招:将打印好的离线随申码裁切成巴掌大小,并用塑封机塑封成薄薄的“随申卡”,既防水又便于携带。

这张量身定制的“随申卡”,自然颇受居民欢迎。“居委会想得太周到了,我现在把小卡片放在透明手机壳里,无论是做核酸,还是出门乘车、购物,只要掏出手机就行,真是方便又省心!”居民陈老伯得意地说。

据介绍,自6月1日起,居委会已陆续帮社区内的老年人定制了267张“随申卡”,并根据防疫措施,实时为他们解读出行政策。

此外,为方便居民办理“离线随申码”,真如镇街道在辖区范围内开放了7个自助服务终端点位,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真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给每个点位派驻了工作人员,指导居民使用“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目前,街道已为近18000人办理了“离线随申码”。

本报记者 房浩

共享用工

促进灵活就业

>>>建议:受疫情影响,有部分企业出现用工短暂性富余的情况,与此同时又有部分企业面临临时缺工的困境。建议有关部门建立企业用工信息交换平台,整合企业用工人力资源,协调相关企业用工的富余与不足,有效推动企业正常生产。

建议人 王伟

>>>回应: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开设“嘉定区共享员工信息交换栏目”,缓解现阶段企业招聘难、用人难的过渡性困难。

所谓“共享用工”,即劳动力富余企业(以下简称“原企业”)与劳动者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将劳动者安排到劳动力短缺企业(以下简称“缺工企业”)工作,但不改变原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共享用工”期满,劳动者回原企业工作,原企业应及时接收安排。

嘉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促中心职业介绍科科长叶本喜介绍:“‘嘉定区共享员工信息交换栏目’面向的企业经营地必须在嘉定区,原企业还需满足‘缴纳上海社保’这一条件。”

据了解,原企业、缺工企业在本栏目填写申报后,区就促中心将安排专人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开展“共享用工”的背景和可操作性,再就“共享用工”时长、时间段、工作岗位、共享人数、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进一步沟通,最后交由区人社局进行资格审定。

位于博乐路的大润发嘉定店是此次申报的缺工企业之一。“超市存在用工旺季和淡季,在旺季时,我们需要招聘一些计时工来满足日常的工作需求,但由于计时工的不稳定性,招工存在一定困难。”大润发嘉定店人力资源科科长王艳告诉记者,从“嘉定人社”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共享用工”后,就立即报名申请参与。

截至目前,共有20家企业完成申报。“其中,有4家为原企业,他们可提供固定时段的用工。16家为缺工企业,需吸纳‘共享员工’约750名。”叶本喜告诉记者。

叶本喜坦言,从申报情况来看,企业对于“共享用工”这一调剂用工余缺、促进灵活就业的新模式还处于初步认识阶段,后续将进一步加强对“共享用工”的指导和服务,以促进“共享用工”有序开展。

本报记者 陆常青

商铺重启

“店小二”式服务

>>>建议:“申”活重启,但许多商铺在开业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现实困难,政府部门应多配备为它们服务的“店小二”,在紧密联系、无缝衔接中,助城市早些恢复往日的烟火气。

建议人 谢晓玲

>>>回应:收到建议后,石化街道组建了相关的“服务专班”,专班共有10名“店小二”,负责审核白名单企业,指导生产防疫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并联合其他部门,一起实地查看防疫方案的落实情况。目前,在“店小二”的努力下,除了棋牌室、电影院、KTV等负面清单店铺,街道的商业店铺将全部开放。

街道的“店小二”模式让烟火气逐渐复苏,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街道开展“三扫一敲”即“扫街、扫社区、扫楼、敲门”行动,采取红、黄牌机制,来加强对商铺疫情防控方面的监管力度。为此,街道落实落细了“三级巡查网络”,即由社区志愿者组成一级社区巡逻队,负责周边商铺巡视;由机关志愿者组成二级机关督导队,负责网格化督导;由执法部门组成三级联合执法队,负责开展全域式集中执法。这三者横纵覆盖、互为补充。为了让“三级巡查网络”更好发挥作用,石化街道将所在辖区商铺分为五个网格,每个网格有400家左右的商铺,每个网格配备25名机关志愿者为“店小二”开展地毯式走访,建立“疫情防控管理档案”、落实常态化巡查、落实动态情况报告等工作制度,有效掌握商铺各项动态信息,及时解决商铺出现的难题。

在日常巡街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在蒙山路板桥西路公交站附近,第四小组“店小二”两名成员发现了一名骑非机动车不慎摔倒的男子,见他头部和口中血流不止,当即拨打了110与120。由于天气炎热,他们第一时间疏散了围观人群,向商户借了一把阳伞,为伤者遮阳降温,并拿出毛巾帮伤者按压止血。在救护车接走伤员后,“店小二”同现场民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隔离栏进行了调整,避免意外再次发生。截至目前,“店小二”模式已服务2000多家商铺企业,巡查商户29868次。

本报记者 徐驰

化零为整

“蔬”通了销路

>>>建议:崇明庙镇的许多菜农在庙镇集贸市场摆摊卖菜,自产自销。但这次受疫情影响,庙镇集贸市场在今年3月底暂停营业,这么多菜农种植的蔬菜没销路了,这将给他们带来巨大损失。建议属地相关部门创新农产品购销方式,通过以购代扶、志愿服务等形式,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将菜农们的菜化零为整,解决蔬菜滞销难题。

建议人 戴如堂

>>>回应:庙镇庙中村村民周老伯是一位菜农,封控前,他在庙镇集贸市场包了一个蔬菜摊位卖菜。眼看菜场关闭,自家的蔬菜卖不出去,着实急坏了老伯。

庙镇相关部门经过调查发现,在庙镇的20多个村居中,大部分个体农户都碰到了滞销难题。怎么解决?了解情况后,庙镇以集体企业上海花红永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镇农业农村发展办公室牵线搭桥,在多方努力下,最终对接上了东方国际集团上海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帮助菜农解决了蔬菜销售问题。

上海花红永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愉告诉记者,菜农们种植的蔬菜品种十分丰富,有根茎类蔬菜,也有叶类蔬菜,包括鸡毛菜、卷心菜、菠菜、黄瓜、土豆、番茄等等。曹愉介绍,东方国际集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此前在庙镇永乐村建设了一座崇明五星级民宿,5月初知道蔬菜滞销后,东方国际集团上海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决定采购这些蔬菜,作为员工福利,派发给公司里1000多名员工。据了解,每一份蔬菜包有6个品种,约9斤重。

保东村保西10队蚕豆1亩、庙中村12队卷心菜0.8亩……各村居派专人统计、分拣、打包、装运,秉持“保证不让一棵菜烂掉”的目标,各村居工作人员全力以赴,使得从田间地头到送上物流车,整个过程快捷有序。上海花红永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表示,这次助农行动前后共花费了一周时间,累计销售蔬菜1.8万斤左右,帮助了16个村居,有200多位菜农受惠。

另外还有一部分菜农的蔬菜,由村干部协助,最后销往了庙镇敬老院。这样的购销模式,不仅让市民吃上了优质蔬菜,还真正解决了菜农的急难愁。

本报记者 夏韵

相约线上

守护孩子身心

>>>建议:疫情期间,有的家长因坚守抗疫一线而对孩子缺乏生活照料,有的孩子经历了转运、隔离……因此建议学校以“六个一”线上相约方式关爱学生,即通过一次全员排摸、每周一次关爱、每周一次家校沟通、每周一节心理辅导(毕业班)、每周一节班会课、每天一次家务劳动,守护好学生身心。

建议人 朋玲燕

>>>回应:松江区向阳小学班主任石晓芬老师每天坚持做到云端“一个都不能少”。早上八时,她准时打开直播,等着镜头对面的孩子,隔着屏幕先给其一个大大的拥抱,奖励早起的娃。

得知班上小殷父子俩被隔离的消息后,松江区实验小学班主任王建玮老师时刻与他们保持联系,温馨提醒对方该上课了,该运动了,该休息了……隔离四天后,王老师感觉疫情形势严峻了,为了让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决定召开一次主题为“为抗疫先锋点赞”的云班会,在王老师引导下,孩子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大家的“心”系一处,松江教育近3000位班主任老师就这样隔屏守护“云端娃”。

居家学习期间,不少学生难免产生情绪波动。为此,九亭中学心理组章盼雯老师通过“我的九宫格日记”心理课程辅导,引导同学们通过记录生活的方式,对抗时间,缓解焦虑。九宫格日记类似于朋友圈的打卡,九个格子对应着不同的内容,可以循环使用,每天只改动需要变化的内容即可。“有了这个九宫格之后,我每天都会坚持锻炼,同时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我在完成这张表的时候把心里的想法、心情都表达了出来,感觉表达完以后很舒适,觉得九宫格既可以记录生活,又可以激励自己。”学生们纷纷评论留言。

而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的一群孩子开着摄像头,听着音乐开启了一节不太一样的“劳动手工课”。云端两头连接着师生互动对话,一片片彩色玻璃片通过孩子们的手变成了一件件不尽相同的作品。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们的情绪得到释放,课堂的温度在有说有笑的对话中也变得温暖……在老师们陪伴下,松江区12万多名中小学生度过了疫情封控下的每一天。

本报记者 季晟祯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