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胤中 文
做老师,他说:“我们培养的并不是广义上的精英,我们培养的是设计的热爱者,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热爱者。”做品牌,他说:“在世界‘设计上游’用自己的设计成果和这里的同行平等对话,并且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看法,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以东方美学为基础,融合意式生活方式,今天,我们把他的“苗苒世界”分享给大家。
米兰学院第一位中国教师
出生于山西太原的苗苒在上海度过其中学时代,那时他已展露出过人的艺术领悟力与设计天赋,2005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产品设计专业,2008年考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时尚专业继续深造,并以全科满分的荣誉成绩毕业,同时他在米兰卡罗世纪服装学院(Istituto Secoli)服装设计剪裁学院学习并获得高级版师资格。2011年他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国际知名设计院校米兰新美术学院攻读时尚设计专业硕士,在校期间苗苒先后师从罗密欧·吉利(Romeo Gigli)、科伦巴·勒迪(Colomba Leddi)等大师。毕业后便留校任教,成了学院最年轻的服装设计专业教授,也是学院第一位中国教师。教书的同时,2015年他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服装品牌“MIAORAN”,成了一名独立设计师。以前卫的理念、流畅的轮廓、精致的细节和考究的面料著称,同时结合东方气质与意式传统工艺,呈现出一种带有设计师独特趣味的美感。
他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人与社会不同的故事,通过每一件衣服打开人与自我对话的大门。对细节的关注和对面料的深入研究,让每一件衣服都显得与众不同和精致,严谨的造型研究,加上生动有趣的视觉效果,将现实与虚幻结合在一起。苗苒非常注重设计中的“手工感”,他认为手工是服装的灵魂,既能体现设计师对细节和技术的把控力,又诠释了设计师对设计的理解。跟很多纯学设计的设计师不同,苗苒版师出身,又曾担任全年级打版课教学任务,在他这里从来没有设计师常犯的不懂工艺乱设计的错误;同时,他认为设计不能流于形式、工艺的“炫技”,要深入挖掘人与服装的关系,回归到服装最本真的“舒适”上来。他的设计大量运用蓝、灰、绿、红、白、黑等接近自然的颜色,更多地选择棉、麻、丝等天然面料,以刺绣和流苏等手工元素取代奢华的配饰,使衣服能够适合所有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苗苒虽然来自中国,但他并不赞同在设计中简单地运用过多的“中国风”,在他看来,设计上对于传统的传承和保护应该是一种内化和提升,而不是将符号简单地粘贴复制。因为坚持自己美学观点的同时,注重服装本身的实用性,并不断进行自我风格的调整和强调复古功能的商业战略,MIAORAN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国际时装界的认可:2015年6月,以首位华人设计师身份入围并获得意大利版Vogue举办的“谁是下一个(Who is on next)”比赛男装评委会特别奖,同时受邀参加“Who is on next”女装决选(迄今为止第一次有华人设计师品牌入围及获奖)。由此苗苒与自己的品牌受到国际时尚行业广泛关注,成了不可小觑的时尚界新势力:2016年初受意大利时装协会邀请,成为米兰男装周唯一在官方时装周日程表中发布的华人品牌,为未来的广阔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年又被时尚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收入门下,成为其重点栽培的业界新锐,登上阿玛尼·蒂特罗(Armani/Teatro)举办个人系列发布的首位华人,以不俗的表现惊艳国际时尚界;在发展自主品牌的同时,他与多个意大利顶尖品牌合作担任顾问;还先后参与了多个意大利重要机构举办的活动,米兰三年展(Triennale)博物馆、罗马时装周(Alta Roma)等;并曾多次登上顶级时尚、设计杂志。短短几年时间,他的系列产品已进入全球40多家顶级买手店。2019年年底他做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在米兰开启“苗苒空间(MIAORAN SPACE)”,足有500多平方米。空间的建立,不仅是工作室的大本营,更是建立自己与世界多处连接的平台。
“服装界的科研者”心归上海
2020年4月,苗苒选择回到上海,7月上海工作室(MiaoRan Studio)成立,9月在西安SKP开设全球首家零售店……MIAORAN以迅猛并扎实的节奏稳步迈向新高潮。但是,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而来,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后悔,庆幸的是人在国内,健康得以保障,而一年前刚刚在米兰创立的MIAORAN SPACE则前途未卜。“2021年2月11日大年初一我飞去了米兰,把Space分租出去,一个月后事情全部搞定,3月11日我就飞回来了。”毕竟是就读于理工大学的设计师,苗苒对数字非常敏感,他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意大利疫情也相当严重,是第一个暴发的欧美国家,在无法开源的情况下,节流是最明智的做法,他没有任何抱怨和犹豫。
其实虽然之前苗苒身在意大利,但是从未中断过与中国品牌的链接,2018年至今以顾问身份与多个国内知名品牌合作,领域不仅仅局限于服装行业,还包括家居纺织。MIAORAN的今年春夏系列带你进入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步入式衣橱,进入那个超日常的时空,办公室、市场只是行动的领域,角色才是生活的本身:用西装搭配工作裤,针织垫肩polo衫配短裤,简洁、生动、大胆地描绘出“他”的色彩;无数拉链塑造的高腰连衣裙,流线型的拉链裙犹如旧画般的细节,塑造“她”的情感……苗苒笑言自己不善言辞,但那是对话不投机的人,就像他落座的第一句话“我讨厌时尚行业”一样,从不参加时尚圈聚会,但又忍不住“喜欢服装这个类别”,所以他每天两点一线(最多去工厂)。他讲话时而认真时而戏谑,得聆听者自己判断,譬如他说自己不读书、不听音乐、不运动,就爱工作——教书和设计,他的原话就是“不读书”,而我更乐意理解为“不娱乐”。他称自己为“服装界的科研者”,喜欢研究产品,研究产品架构。他之前在意大利教国际班学生,三语上课,已成功将5届毕业生送入社会,他不怕教出好学生跟自己竞争,相反看到优秀毕业生在各大国际赛事中斩获傲人成绩,看他们的秀会很感动。今年开始,他将在华师大做老师,做时尚和品牌方面的教学工作。关于做老师,他说:“开学第一天我就会跟他们说,你们不用成为大师,毕业后也不用非设计工作不做,你完全可以做周边的工作,造型师、打板师、摄影师等,在时尚产业链中找到相应位置即可。”他对服装的定义是两个名词、一个动词:“裹在身上的材料”,摆在店里的只能说是产品,所以他认为服装重要的是剪裁和面料,“设计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淡淡的一句话总结了他对服装的理解和态度。
后记>>>
疫情将苗苒的事业来了个急刹车,“米兰那边基本停了”,这里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但是他依然对米兰的MIAORAN SPACE充满信心,“谁知道疫情过后它不会迎来大转机呢”。问他对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满意吗?有什么遗憾吗?他又拿出了戏谑的一面:没有成绩,没有遗憾,很佛系。也许他就是那种“看似毫不费力背后都是拼尽全力”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