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汀
“老爸,我演讲成功了!真是出乎意料,还宣布我当选了学生会副主席……”一贯有点小矜持的女儿,这天特别兴奋,喜悦溢满青春的脸庞。
这是十年前的一件往事,作为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似乎微不足道,但取得成功背后的故事,对眼下的家庭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那天是星期五,我从地处嘉定城里的工艺美校接回女儿。吃晚饭的间隙,她请求我的帮助:“能帮我写一篇演讲稿吗?学校里要派用场。”
演讲?演讲稿?这个正中我下怀的话题,似乎激发了我曾在农场时的演讲并获奖的回忆。于是,问清要求后,我从演讲稿的主题确定、写作结构、用词情感、时间字数等方面给她开了一次专题“小灶课”。但我最后宣布:“演讲稿必须自己写,我可以帮忙修改,但不会做你的‘枪手’。”女儿闻之愕然,皱了好一会儿眉头,无奈同意了。
两天后,千把字的演讲稿写好了,女儿发邮件给我,稍作修改便成稿了。我要求她熟读并背诵,下个周末回家进入演讲实训。
应该说,女儿也算会写点小文章,却没写过有时间要求的演讲稿,也没正式演讲的经验。我只能边演边讲,从上场、身姿、眼神、手势、语气诸方面做“示范”,并特别提醒:“演讲不是诗朗诵,也不是上台发言读稿,而应是三分演七分讲的分寸把握,这才符合演讲这个艺术品种的表达要求。”实训时,家里客厅成了临时的舞台,女儿一遍又一遍地从上场、演讲、下场练了整个过程,我则当起了指手画脚的“评委”,还得掐准时间。
学校召开学生会干部述职大会那天,一排评委十多个,阵势威严,近距离直面舞台。女儿虽是宣传部长,但姓氏之优的即时“微恐”却实在地影响着她的情绪,她被排第一个。“那个紧张,只有自己有数……此刻,我脑海里出现了在家里演练的情景,我顿时镇静下来,进入忘我的自信状态……”
女儿成功的演讲或许是领悟了我的指导,然而,出乎她预料的意外收获却不期而至:原本这是一次作为工艺美校学生会宣传部长的述职演讲,因了这次出色的演讲,女儿竟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
其实,我对女儿参加演讲的培训,都是出于“授人以渔”的教子原则,正是由于没给她一条现成、美味的鱼,才促成她去织了一张网。事实证明,毕业四年后的女儿,又一次接受我“要自主创业”的指点,创建了自己的手绘艺术工作室。所以,父女俩平时调侃,她戏称我为“老板”。而我在女儿碰到难题时,依然是授“网”不给“鱼”的做派:“只要坚持独立自主,人生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女儿闻之,心悦诚服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