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炎症、息肉、腺瘤,哪个属于癌前病变? 房颤防治不容忽视规范抗凝预防卒中 “老花”加重?原来是“黄斑前膜”惹的祸 晚期前列腺癌并非绝症新型治疗方案带来新希望
第14版:康健园 2022-06-27

晚期前列腺癌并非绝症新型治疗方案带来新希望

男性进入50岁之后,很多健康问题随之而来。其中,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医师薛蔚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医师朱寅杰为大家普及疾病知识,共话男性健康。

防患于未然,预防在早期

前列腺是男性泌尿和生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被称为男人的“生命腺”。而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尿不尽、尿潴留等症状,而且一旦进展到晚期,严重者还会出现多处转移,常见有骨盆骨转移、脊柱骨转移、肝转移等,可引发持续性的疼痛,伴随体重下降、全身乏力、情绪低落等。

薛蔚教授指出,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前列腺癌认知更深入,更多人接受了筛查提早发现病症;第二是人口老龄化,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第三是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糖高脂的食物对于前列腺癌的发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大众参与前期筛查意愿高,在前列腺癌处于早期时就能筛查出来。在上海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早期患者占70%,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朱寅杰提醒,中老年男性特别是50岁以上有家族史的男性都应该去做前列腺癌的筛查,筛查的项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检查即血清PSA检查,另一个是做直肠指检。通过这两个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筛查出前列腺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每年筛查一次,以防患于未然。

确诊切莫慌,疾病疗法多

薛蔚教授介绍,临床上,前列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低危和中危前列腺癌患者,近几年来,患者身体的基础状况越来越好,现在也会对一些寡转移的患者尝试手术治疗,包括局部治疗的尝试。化疗是使用药物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包括癌细胞,适用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或者对激素治疗反应性低的患者。放疗通过使用高能量来杀死癌细胞,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的疗效大幅提升,副反应逐渐可控。内分泌治疗是大家公认的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晚期前列腺癌基本上以内分泌治疗为主。

尽管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众多,但仍有部分患者即使在经过新型内分泌治疗后,会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为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mCRPC是前列腺癌的终末阶段,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mCRPC患者中,高达30%的患者存在HRR相关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是BRCA1/2基因突变,而存在该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往往恶性程度可能更高,可能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更高的转移性疾病比例,患者的生存预后更差。

除了常规的治疗手段外,对于有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患者,比如BRCA基因,可以更早期地使用PARP抑制剂。薛蔚教授指出,PARP是存在于多数真核细胞中的一个多功能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酶,PARP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晚期莫言迟,方案更新快

联合治疗方案在mCRPC患者中展现出了更大的临床获益,协同作用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晚期前列腺癌人群,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朱寅杰提到,联合治疗是一种趋势。与既往截然不同的是,选择最优的综合治疗的方式,越早使用效果更好的药物,并不是要拖到最后再当底牌去用。以最近国际上发布的PROpel研究为例,奥拉帕利联合阿比特龙有超过两年的PFS(无进展生存期),让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看到了希望。可见,治疗理念和用药方案处于不断革新之中。

从细节入手,改掉坏习惯

薛蔚教授提醒,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要按时足剂量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注意定期随访,检测病情进展;注意调节身心,建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减少久坐时间。此外,患者家属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关爱,与他们共同抵抗病魔。

朱寅杰建议,年轻男性要注意预防前列腺炎,50岁以上的男性要做到每年体检,包括前列腺癌的专项筛查。日常尽量少看手机,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忌烟限酒,尽早戒烟。保持心情舒畅愉快。如果已经存在排尿不适,包括排尿不畅、尿频、尿急、血尿等,要到医院尽早检查治疗。凌溯 本版图片TP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