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房颤患者疾病突发率远高于常人,要时刻做好疾病预防。
房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律不齐,扪脉搏快慢不一,患者的自我感受有心慌、心悸,感到心跳加快和乱跳。更多的患者表现很不典型,有的感觉活动后乏力,稍微动一动就疲劳,满头大汗或者没力气;也有的自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没有任何症状,首发表现因脑卒中急诊后发现。由于房颤是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疾病,为了及早发现房颤,人们进入50岁后就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即便没有任何不舒服。利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关注心率数值,尽早发现心律不齐。
首次被确诊为房颤时,很多患者会认为刚刚得病,程度轻,手术还可以再等等。其实,房颤反复发作,心房会扩大,而且很多房颤患者很快从阵发性房颤进展成持续性房颤,综合以上多种因素,消融术成功率会降低,复发率增高。所以,房颤患者应尽早进行导管消融治疗,患者预后会更好。
抗凝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有两大类,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作为传统的抗凝药物,华法林需要患者定期强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而且抗凝强度容易受到多种药物及食物的影响。坚持每天规范口服新型抗凝药的患者不需要经常去医院检测,如果能配合左心耳封堵、导管消融等治疗手段,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抗凝治疗效果。需提醒的是,患者千万不要自行停用或减量抗凝药物。乔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