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在后厨清点库存,为开放堂食做好准备
上午,靖宇东路一家餐厅内,工作人员撤下部分桌椅、调整桌椅间距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陈梦泽
“看到曙光了!”昨天下午,煎熬数月的上海餐饮人终于等到好消息:本市自6月29日起,辖区内无中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的街镇,有序放开餐饮堂食。
摩拳擦掌,上海餐饮人立即着手为开放堂食做好准备,从加强员工培训、落实消杀管理到准备新鲜食材、调整菜单布局,忙起来的感觉真好!
苦撑数月终见曙光
“有序放开餐饮堂食的消息一出来,我立刻转发到门店管理群了,大家都很兴奋,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和记小菜区域总经理杨海说,历经数月的苦苦支撑,恢复堂食的好消息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和记小菜在上海有14家门店,目前13家在做外卖业务,还有一家尚未恢复营业。但对于我们来说,外卖无法支撑运营。老实说,管理层一度有些悲观。”他告诉记者,疫情前14家门店的每月堂食收入约3000万元,外卖则为600万元左右,疫情后堂食暂停,外卖收入只有不到500万元,相当于收入减少了八九成。“但放开堂食的消息一出来,我们的士气又重新高涨了。”
开在合生汇四楼的逸馥荟,是一家主打苏浙菜的新店,今年1月刚刚开业。负责人钱孙妃记得很清楚,因为菜品精致、装修雅致,新店开业不久就获得市场认可,周末高峰时段需要等位,但进入3月后,除了“三八妇女节”那天,位子就没坐满过。
“我们的经营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包括1个大厅、1个宴会厅和13个包房,不管是装修还是房租,前期投入很大。”她说,由于定位中高端正餐,使得门店收入的98%来自堂食,举步维艰之际听到好消息,真的很激动。“希望越早越好,我们能够打开大门,重新迎接新老顾客的到来。”
疫情期间,老盛昌作为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单位,从保障防疫一线人员餐食,到打通社区团购,始终在经营中。但对于餐饮业来说,只有线上订餐,没有堂食,相当于“自废武功”,难以应对经营压力。
看到逐步恢复堂食的好消息,除了在朋友圈里兴奋地一键转发,上海老盛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CEO施建峰还很快做出了工作安排,通知门店做好准备。“具体可开放的区域还要等待相关部门的书面通知,但我们会提前准备,争取尽快开放堂食。”
摩拳擦掌做足准备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餐饮人始终拼尽全力自救,面对即将恢复堂食的曙光,大家也纷纷行动起来。
“首先是要做好员工培训,以‘上海市餐饮服务业复商复市疫情防控指引’为准绳,做好各项防疫政策培训。其次,各家门店也成立了疫情应急防控小组,以店长为组长,把各项防疫职责落实到人。”杨海告诉记者,这两天门店将对所有堂食区域进行卫生大扫除,做到彻底消杀,厨房区域也增加了更多高温杀菌设备,确保人、物、场的安全。
“对于恢复堂食,我们既开心也担心,所以防疫工作还是放在第一位的。”他说,考虑到现阶段的堂食有所限流,和记小菜还将调整菜单,将原来的250多道菜品缩减到150道左右,保证食材新鲜,更方便品控。
钱孙妃则告诉记者,已经有不少老客户打来电话,问她什么时候能堂食了。“我们也在等合生汇的通知,但其实从6月1日开始,我和员工天天在店里打扫、消毒,核酸检测滚动做,同时按照行业协会的指引调整大厅内的餐桌间距,始终做好第二天正常营业的准备,希望尽快用菜品和服务赢回顾客。”
施建峰则把门店工作的安排细化到每一天。27日、28日做两次门店深度清洁及消毒工作;调整28日晚间物流配送订单,确保29日堂食餐品充足;28日前准备好充足的防疫物料,包括口罩、消毒片、面屏、免洗洗手液、额温枪、防护服和场所码等;重新排定门店排班表,保证人员运力,恢复正常营业时间。
“我们已经忙起来了!”巴奴毛肚火锅环球港门店经理徐自卿则表示,目前门店暂未接到商场恢复堂食的通知,不过门店已经为恢复堂食做好了相关准备,除了人员以及食材供应准备外,门店将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环境消杀、物品清洁消毒等措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确保恢复堂食后到店顾客安心就餐。 本报记者 张钰芸
热点问答
餐饮开放堂食有什么要求?
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赖晓宜介绍,经市防控办研究决定,本市自6月29日起,辖区内无中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的街镇,有序放开餐饮堂食。恢复餐饮堂食的具体区域,由各区政府综合评估疫情防控形势后确定。市商务委指导行业协会发布《本市餐饮服务业复商复市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对堂食重点明确六个方面要求:
一是实行堂食服务备案管理。餐饮企业向区防控办报备,经相关监管部门检查评估后,可恢复堂食。
二是实施堂食限流管理。根据餐厅面积,扩大餐桌间距,控制就餐人数,实行隔位、错位入座。
三是落实消杀管理。在恢复堂食前,对经营场所进行全面的预防性消毒,日常经营中,每桌顾客就餐完毕离开后要及时对桌椅及餐具进行清洗消毒。
四是抓好入场管理。在经营场所入口设置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顾客应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测量体温无异常(<37.3℃)方可进店。
五是倡导餐饮新风尚。按照《上海市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服务规范》做好餐饮堂食服务,鼓励实行餐饮桌长制,就餐时间一般掌握在1.5个小时左右。
六是加强日常监管。各区要结合恢复堂食,依托大数据平台,加快推动餐饮业数字化治理,将餐饮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平台、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监测平台和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分级管理平台接入各区城运中心,实现“一网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