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归来 寻回上海春天  感受夏日温情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2-06-30

寻回上海春天 感受夏日温情

本版图片 记者 周馨 徐程 摄 新民图表 刘玉萍 制图

重温生活 去博物馆到艺术宫

错过了春天的花开季节,我们要更好地安排夏日时光。7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放博物馆和美术馆。7月8日起,逐步开放电影院和演出场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视情并结合属地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逐步开放。

7月1日恢复开放起,中华艺术宫有两个新展览与观众见面。在0米层15号展厅的“芳菲无尽——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和20号展厅的“魔都散记——主题创作中的城市形象”。“芳菲无尽”展览遴选了馆藏中48幅朝气蓬勃、色彩绚丽的绘画作品,汇集了吴冠中、林风眠、赵无极、朱德群、沈柔坚、李青萍、朱怀新、邱瑞敏、潘公凯、余友涵等现当代艺术名家的创作,包含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绘画样式,其中不少是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例如林风眠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两幅静物作品《花卉》。与之比肩的还有吴冠中的三幅作品:《野花闲草》《色色空空》《点线迎春》。

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介绍道,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已于近期全面落实防疫应急演练、消毒清洁、“场所码”和“数字哨兵”部署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并对场馆各类设施设备做好安全检查,确保观众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恢复开放后,上海博物馆将实行全员实名制、分时段预约,暂不接受团队预约。除一楼雕塑馆、四楼家具馆因裸置展品为主暂停开放,三楼书法馆、绘画馆正在调整展品外,其余展厅正常开放。据透露,“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将于恢复开放之日重新开展。

同样于7月1日恢复开放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开启一个新的展览“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围绕“时间、自然、爱”三大主题,展出世家于1906年问世以来创作的逾300件高级珠宝、腕表和珍贵物件。

“最能出片”的浦东美术馆也已经按照文旅局的要求,做好了恢复开放的准备,除继续展出“徐冰的语言”和“水之域”外,在美术馆的中央展厅还将有一个徐冰特别为浦东美术馆创作的装置作品,浦东美术馆开馆一周年的回顾展也在筹备中。

本报记者 徐翌晟

追求美好 剧院的灯将再度亮起

昨日,市文化旅游局发布消息,7月8日起,上海市将逐步开放演出场所。上海的舞台将迎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茶花女》《天鹅湖》、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等一系列好剧,令人期待。

7月15日至16日,经典版芭蕾舞剧《天鹅湖》时隔两年再度成为上海大剧院恢复线下演出的重要剧目。此外,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也将相继接棒。由上海大剧院运营管理,位于杨浦的YOUNG剧场将重新规划开幕演出季,话剧《春逝》、多媒体影像戏剧《世界旦夕之间》等有望此番在上海首次亮相。

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凝心聚艺·起舞新程”系列演出季将以5台10场舞蹈作品迎接舞迷的回归。其中,上海歌舞团的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为7月的舞蹈盛宴拉开序幕。之后,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金星舞蹈团的《野花》、谢欣舞蹈剧场演绎的现代舞《熵》以及新媒体融合舞剧《穹顶》等也将上演。

“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将于7月8日起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再次开放。当晚,上海民族乐团原创品牌《栀子花开了》多媒体音乐现场,将率先拉开复演序幕。8月,另一原创品牌——驻场演出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也将回归。

7月8日,上海文化广场将开放外广场,芭蕾舞剧《茶花女》成为文化广场此番复演的开幕之作。7月15日,云集沙宝亮、谭维维、阿云嘎等演员的音乐剧《世界的尽头》重磅来袭。此外,音乐剧《粉丝来信》也于6月30日官宣开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副总经理郭辰晔提醒:“剧场采用无接触支付方式,实名制购票。”

本报记者 朱渊

运动起来 我们一起健身吧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体育局获悉,7月1日起,上海各辖区内无中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的街镇,可有序开放室内体育场所。各区开放室内体育场所的具体区域,由区政府综合评估疫情防控形势后确定。

据上海体育局透露,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上海市户外体育场所有序开放。所属街镇内无中高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具有良好通风换气条件的室内体育场所,经区体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可有序开放。利用地下空间的密闭体育场所继续暂缓开放。

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离线随申码”、出示符合要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替代措施,做好人工服务引导。健身人群在非运动期间且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等情形时,建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现阶段,室外体育场所活动人数上限不超过75%,具备良好通风条件的室内体育场所活动人数上限不超过50%。各类体育场所应有效落实体育场所错峰、限流、预约等防范措施,引导健身人群分时段、分散式锻炼,不开展对抗性比赛活动。

本报记者 厉苒苒

共同寻梦 相约一周后看场电影

昨天傍晚,上海市电影局发布通知,本市电影放映场所将于7月8日起有序恢复开放。“希望大家能重新享受大银幕的精彩,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影院会一如既往地带给大家安全和精彩!”阔别影迷近四个月,万达院线上海区域总经理严家顺对于未来,有期待,更有信心。

今年春节,上海电影市场以2.59亿元总票房继续领跑全国各大城市,实现了开门红。3月10日起,全市电影院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暂停营业。

香港百老汇院线上海地区经理高蓉坦言:“封控两个月,影院都很难。房租压力、人员成本,我们现金几乎断流,但百老汇没有辞退,也没有流失一个员工,7月8日,旗下12家影院都将在第一时间打开大门。”

昨天,上海市电影局还同时发布了《本市电影放映场所疫情防控指引(2022年7月版)》,为严格而有序地推进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作出了细致的要求。高蓉说,“直接接触观众的工作人员,一定会做到一天一次核酸”,请大家放心。严家顺说,将严格贯彻执行“电影院暂不提供饮料食品,影院内不得饮食”这一规定,未来还将加强场间巡视,“每场放映期间不少于两次巡场监督观众有效佩戴口罩且不得饮食。”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